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暴雨降水强度和历时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力  沙拉买提 《高原气象》1993,12(4):432-436
暴雨的历时,面积和深度的关系(时、面,深)是水文气象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从熵最大原理的角度曾推导出其中的两个负指数关系,并被大量的观测所证实。本文通过对5个个例的分析发现,降水过程的另外两组变量也服从负指数关系。即不同的降水历时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和不同的降水强度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都遵从负指数关系。而这两组新关系显然对暴雨预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2.
苏联从1981—1985年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用飞机播撒干冰对不同类型的冬季层状云进行了75次人工降水试验。根据试验场降水分布以及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结构的演变,利用气象雷达的数字化计算系统,对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得出,在40%的试验中,与云中播撒区相对应的地面上确实观测到了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303.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岩类分布广泛,与伟晶岩型锂(铍)矿化时空关系密切。为了约束其地质特征、岩石成因以及对伟晶岩型锂(铍)成矿的作用,文章对白龙山闪长岩、俘虏沟闪长岩和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地球化学数据揭示白龙山闪长岩和俘虏沟闪长岩明显富MgO、CaO和TiO2,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结合已有全岩Sr-Nd、锆石Lu-Hf等同位素数据,白龙山闪长岩和俘虏沟闪长岩涉及新生地壳的贡献,其源区贫黏土,可能以砂屑岩为主。全岩锆饱和温度计约束岩浆温度分别为762~795℃(平均781℃)和769~773℃(平均771℃)。角闪石温压计约束白龙山闪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18~760℃(平均734℃),压力介于125~208 MPa之间(平均151 MPa);俘虏沟闪长岩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29~776℃(平均741℃),压力介于133~231 MPa之间(平均176 MPa)。白龙山闪长岩和俘虏沟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213.67±0.61) Ma (MSWD=1.4,n=39)和(211.73±1.02) Ma (MSWD=1.9,n=14)。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中发育电气石、白云母和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明显富SiO2和K2O,贫MgO、CaO和TiO2,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由壳源物质重熔而成,源区可能是泥质岩。全岩锆饱和温度计约束其温度为755~773℃(平均764℃)。所含锆石往往发育继承核,其年龄介于207~2490 Ma之间。最年轻的岩浆锆石约束岩浆侵位可能发生在(211.20±1.1) Ma (MSWD=0.34,n=10),这些岩浆锆石随后被热液增生边包裹,U-Pb年龄约束岩浆-热液事件发生在(185.10±0.89) Ma (MSWD=4,n=5),可能记录了后期伟晶岩侵位所诱发的热液活动。大红柳滩地区同时发育I型和S型花岗岩,形成于中温(734~781℃)、中压(151~176 MPa)的条件,岩浆-热液活动持续时间长达~33 Ma,为形成超大型规模矿床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04.
对哈图金矿区地表及深处矿体和围岩系统进行取样,通过石英包裹体和氧同位素研究,认为该矿是造山型中—低温混合热液金矿床。含矿断裂产状统计结果显示:浅部含矿构造产状变化范围较大,数量波动明显,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在扭应力作用下,形成较多的张裂隙,呈尖灭再现的雁列式分布;深部断裂数量显著减少,产状变化范围缩窄,由于岩石围压增大,脆性变形向塑性转变,张裂隙不发育,石英脉型矿石变成石英细脉+蚀变岩型或蚀变岩型。分析成矿成晕指示元素Hg、Au、Ni、Pb、As、Sb、Cu、W、Zn、Ag、Mo、Bi含量的空间变化发现,地球化学原生晕受含矿构造尖灭再现的影响,存在前缘晕和尾晕的叠加结构,并且已知矿脉群的下部以尾晕元素组合为主,虽有前缘晕元素Sb与As的异常,但规模和强度较小。结合含矿断裂数量和规模向下衰减的特点,推测深部可能仍有隐伏矿体,但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305.
通过测定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灰杨(Populus pruinosa)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茎水势,研究了二者成龄叶片样本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吸收、分配和耗散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生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清晨弱光下还是正午强光下,胡杨茎水势均比灰杨低,胡杨具有更强的吸水能力;在光合有效辐射不十分高的晴天内,胡杨的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对时间的积分面积大于灰杨,表明胡杨的日能量积累量大于灰杨;胡杨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单峰状,灰杨呈双峰态,正午的光合有效辐射对灰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抑制;午后14时(光合有效辐射最大,PAR=1216 μmo·m-2·s-1),胡杨Y(NO)∶Y(NPQ)∶Y(Ⅱ)=18%∶50%∶32%,主动耗散能量的比例占到50%,表现了极强的抗性,而灰杨3者比例为Y(NO)∶Y(NPQ)∶Y(Ⅱ)=16%∶19%∶65%,通过提高主动散热(NPQ机制)比例,胡杨较灰杨具有更强的强光适应能力。胡杨与灰杨皆可通过提高激发能热耗散比例适应较高光合有效辐射,但胡杨较灰杨具有更强的调节能力和抗性。  相似文献   
306.
本文简述了基于MS Office套件的Excel和Word编制辽宁省地震目录编辑软件的过程,简介了辽宁省编辑地震目录软件的使用方法。该软件建立了通用的目录、报告数据库,定义出既完备又有利于检索和程序处理的库结构;编制了若干格式转换程序和自动入库程序。使多个来源于不同格式的数据,能自动合并到目录、报告数据库中;编制了基于通用目录、报告数据库的打印程序;编制了转换程序,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报国家地震局格式和适合辽宁地震预报使用需要的格式。  相似文献   
30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与人文变迁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其自然生态环境演化、人文历史变迁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气候湿润、水量丰沛,则有利于绿洲经济、文化、生产的迅速发展提高.反之,则环境恶化、沙漠化过程加快、绿洲废弃.早期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占比重大,而后期人文力量起主导作用.自然条件决定了环境的特征及其演化的内在基础,人类活动是本地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这在自然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08.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探讨了干旱区内流河流域近 40年来 ,由于人口增长、灌溉面积扩大、河流水资源引用程度日益增加等原因所引起的河流径流多年变化及年内变化等水文效应及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9.
塔吉克斯坦区系位置特殊、物种独特丰富,研究其植物区系特点对于进一步全面了解中亚植物资源现状、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搜集、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对塔吉克斯坦种子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境内共有种子植物4 115种,隶属于110科864属,种子植物丰富、种类分布表现出多数种集中于少数科属中,同时单种及寡种科属多的两端分布的特点;植物区系主要表现为温带性质,但也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深远影响,区系成分复杂、过渡特征明显,特有属少。特有成分在种级水平上分化明显,种子植物区系性质表现出与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10.
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评估及对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1年《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向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输水43.0×108 m3,平均每年下泄3.3×108 m3,累计补给地下水25.0×108 m3,使地下水埋深由8~12 m上升到4.0 m以内,达到适合天然植被生长的深度。乔、灌、草面积分别增长2.4倍、0.36倍和1.8倍,2006年恒定植被面积达到570 km2,2010年植被覆盖面积为1000 km2;植物种类由输水前的9科13属17种增加到输水后的15科36属46种。水域面积明显扩大,进水河道长度增加156.2 km,河水漫溢面积174.6 km2,连续干涸17 a的台特玛水域面积189.7 km(2包括康纳克湿地)。沙漠化得到逆转,由以前的年增长0.27%变为-0.30%,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已不可能合拢,218国道基本无沙害,畅通无阻。为了使现正在编制的流域规划能够顺利通过国家评审、立项和实施,建议规划中应强调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干旱、风沙、盐碱危害严重,是国家级连片扶贫区,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提高用水效益,强化管理和调控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