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中国105站的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ERA和JRA三种再分析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趋势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的高空温度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平均方面,JRA资料相比于探空资料的均方根误差较小,冬季的均方根误差较小,西北区的均方根误差普遍大于东北区;在年际变化方面,东北区三种再分析资料在低层的反映程度明显好于高层,西北区各层三种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差值普遍比东北区大;在长期变化方面,三种再分析资料在对流层低层都较好,东北区NCEP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的降温趋势,而在西北区,则是JRA资料能更好地反映探空资料高层的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82.
四平台地电阻率相反年变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吉林省四平台地质剖面、地下介质电性资料,将四平台地下介质电性分布简化为沿NW走向的二维电性结构,并结合台站电测深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模型浅层介质电阻率变化模拟测区浅层介质电阻率随季节的变化,计算了四平台N50°W和N40°E两测道地电阻率的年变化形态.计算结果表明,N50°W测道地电阻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升高时上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降低时下降;N40°E测道地电阻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升高时下降,在浅层介质电阻率降低时升高.两测道地电阻率年变化表现出相反的形态,且N50°W测道年变幅度要大于N40°E测道,计算结果在变化形态上符合四平台实际的观测资料,因此认为四平台测区地下介质的非均匀分布是产生两测道地电阻率年变形态相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实际的地震勘探遇到的是复杂随机介质,常规层状介质地震波场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于高精度地震工作,需要进一步发展非均匀介质地震波场理论.本文首次给出了运用分形方法建立三维随机介质的具体算法;其次引入了三维锥形函数来压制建模时产生的离散误差;最后,通过建立几种三维随机介质模型来讨论尺度系数和豪斯特指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且简单构建了区域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分形方法可以更方便、灵活地模拟三维随机介质.针对南海某地区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在建立生物礁速度模型时,对目标区充填了多尺度的分形随机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分形随机介质可以用来描述生物礁等非均质性储层.  相似文献   
84.
新疆喀什西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冰雹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竣  陈春艳  毛炜峄 《冰川冻土》2014,36(1):95-105
2010年以来喀什地区冰雹频繁,严重危害当地农业生产. 通过整理分析2009-2012年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结合我国中东部地区基于雷达监测的冰雹预警指标,经过对喀什西部的18次冰雹天气过程中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预警指标的分析,归纳出了喀什西部新一代雷达产品的冰雹预警指标:(1)组合反射率≥50 dBz;(2)回波顶高≥9 km;(3)云体垂直液态水含量≥20 kg·m-2. 根据该预警指标对喀什西部2011-2012年冰雹过程进行回报预警,准确率达到84.6%. 以有详细降雹时间记录的14次冰雹过程为例,分析喀什西部基于雷达监测产品的冰雹预警时效,14次个例中冰雹预警时效平均为27 min. 选取2012年5月13日、5月23日和2013年6月18日3次强冰雹过程个例,分析冰雹出现前后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连续监测资料表明:3次过程中降雹开始时间对应雷达监测值达到最大(高)值时刻;组合反射率与回波顶高首先达到预警指标,垂直液态含水量达到预警指标的时间滞后11~19 min;3项雷达产品均达到冰雹预警指标的时间比实际发布冰雹预警时间早7~17 min,喀什西部冰雹预警时效潜力可以增加到30 min以上. 在喀什西部,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产品开展冰雹实时预警业务是可行的,对提高当地冰雹灾害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5.
铜石金矿田是新发现的新类型金矿田,该矿田金矿化类型较多,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化是最主要的类型.但以往常用的某些化探指示元素在大型金矿床附近也只有孤立的Au、Ag元素异常;而在不具有工业价值的斑岩型、夕卡岩型金矿点附近形成了高浓度的多元素组合异常.以前常用的化探指示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该区野外找矿的需要.为了强化矿致异常,弱化非矿异常,该矿田外围找矿应利用分散元素Te、Se和卤素元素F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6.
简谐荷载下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40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程序的Pipe20单元,考察不同矢跨比网壳在不同频率的简谐荷载作用下,随着荷载幅值的逐渐增大,其宏观和微观响应的变化,详细阐述了2类破坏行为的规律,并通过一定规模的参数分析,给出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强度破坏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87.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全长约1700多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至今依然具有通航功能。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  相似文献   
88.
高温后花岗岩巴西劈裂抗拉实验及超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不同温度(25 ℃~1 000 ℃)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超声波形以及劈裂抗拉强度都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2)随着温度的增高,花岗岩试样的纵波波速和劈裂抗拉强度逐渐减小,经历1 000 ℃高温后,纵波波速下降90%,劈裂抗拉强度下降65%,并且,纵波波速和抗拉强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超声波波形随温度升高由整齐变混乱,由密集变稀疏,尤其在800 ℃波形变化最明显;(4)花岗岩试样的热损伤不断增加,经历1 000 ℃热损伤后,试样的脆性增加,变得轻脆易碎。  相似文献   
89.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千余组地下水样的pH值现场测试,发现水体酸化是该区地下水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偏酸性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占全区76.3%。该区地下水pH值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丘陵台地区以偏酸性地下水为主,pH值集中在5.6~6.4;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普遍呈中性,pH值主要介于6.4~7.2。丰、枯水期地下水pH值变幅不大,受酸雨影响,丰水期略有降低。该地区影响地下水pH值的主要因素为酸雨、包气带介质、河流及海水潮汐。丘陵区酸雨入渗强度大、包气带的缓冲能力低,对地下水pH值偏低起了主要作用;平原区粘土层厚,酸雨入渗强度减弱,而河流与地下水交换频繁,加上咸潮与海水入侵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地下水pH值升高。  相似文献   
90.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分为数理统计方法、非数理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三大类,并对其中常用的层内差异法、有序聚类分析、极值方差聚类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模糊识别方法、活度函数法、小波变换和Walsh变换等自动分层方法的算法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各类自动分层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测井响应的地质和物理基础认为,虽然自动分层方法众多,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决分层问题,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今后,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应在去噪、提高测井纵向分辨率与自动分层方法的进步和联合应用上有所研究,才能够为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测井相分析、储层划分、储层参数等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