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86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震前电磁辐射信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民  武有文 《地震》1998,18(1):97-101
反映电磁辐射信息的地震前异常变化很多,但都有一个震前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体现这种特征,根据十几年来河北廊坊电磁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给不同强度段的各台日信息量赋予不同的权值,并把当日各台权值累加来反映当日内多台信息量集中的强弱,然后把上述权累加和用一种不连续积分的方法反映异常的持续时间,通过对监测范围内4次Ms≥5.0地震震例分析,发现该方法反映震前异常特征明显,短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2.
地幔端元组分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利用同位素担地球化学所确定的地幔端元组分DMM、HIMU、EM1和EM2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上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环境治理技术前进了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泉头组第三、四段岩相特征 本区所揭穿的泉头组三、四段厚度约300余米,沉积序列上有着显著的多间断性,根据粒度韵律和色韵,以及冲刷面,可分为十个主要旋回(图1),除第一旋回外,各旋回底部均具有不同程度凹凸不平的冲刷面,其上为滞留沉积之砾岩(砾石成分常为下伏岩石组成;有砂质岩、粉砂质岩、泥岩等)。向上过渡为粗粒、中粒砂质岩、细粒砂质岩乃至于粉砂质岩。而从第五旋回开始,继粉砂质岩之上,又开始为中粒或细粒砂质岩(有时含有砾石),其上依次为泥质粉砂岩至泥岩。故从第一旋回到第十旋回,厚度递增,次级旋回增多。但均为正旋回不对称结构,在物质成分上亦有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5.
之文 《地质论评》1966,24(1):79-82
希夏邦马峰(8012米,过去地图上叫高僧赞峰),是世界上最后被征服的一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它位于我国藏聂拉木县境内(喜马拉雅山中段)。该图片集精选了地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现代冰川和生物等方面的照片共95幅,基本上反映了该峰现代的自然面貌。在现代冰川上发育的冰  相似文献   
106.
之文 《地质论评》1966,24(2):161
拔海5,500—5,600米处,野博康加勒冰川末端,因表碛覆盖而引起的差别消融,形成了密集的冰芽。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变浅作用下的非线性海浪,本文利用并矢相关谱估计方法,设计并进行了多种强度下,由深水传入近岸浪变浅作用下,列率谱和频率谱随水深和坡度变化的实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8.
From November 24 to 26, 2014, a red tide event occurred in the offshore water off the Hailing Island located at the western Guangdong coast. The red tide appeared as pink strips distributed within 3 km in the offshore water and extended for about 10 km along the shoreline. During the flood tide, the pink seawater rushed to the beach with breaking waves, forming foam strips on the beach. Guangdo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Coastal Ocean Variation and Disaster Prediction Technologies,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emergently responded to the event and organized three-dimensional observations from the air, onboard and on beach. The preliminary analyses of the cruise data and water s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event was induced by nontoxic Noctiluca scintillans, of which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s as high as 4 200 cells/L near the surface and 2 600 cells/L at the bottom.  相似文献   
109.
灰岩分布区易发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岩溶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以某一段穿越岩溶发育区的公路为例,应用高密度电法对区内暗河、槽谷型岩溶塘、落水洞等灾害地质体进行了探测,结果显示拟建路段覆盖层厚度大约为2~20 m,基岩内岩溶极发育,岩石地表起伏大,溶沟、溶槽、岩溶塌陷、落水洞发育;岩石中溶蚀裂隙、溶洞发育。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有效地判定岩溶的发育情况,可以为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黄橙 《地图》2021,(1):78-91
维甘古城早在1999年就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响亮名号,然而知者寥寥,菲律宾政府似乎也不以为意,一直在力推海岛度假与潜水探秘,维甘古城被冷落了许久!这座“亚洲保存得最为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几百年来就这样自守一隅,过着阳光明媚、岁月静好的恬淡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