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408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842.
河流动力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叔尤  方铎 《水科学进展》1992,3(4):319-325
从流域产沙、床面形态及河床阻力、泥沙输移、河流形态及其演变、工程泥沙、河流模拟、泥沙测验和环境泥沙等八个主要方面评述了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未来可能引起关注的若干课题.  相似文献   
843.
河北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与断层分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五万分之一活断层地质填图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通过探槽剖面分析阐述了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及其重复序列。以古地震重复序列的差异为主要标志,参考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其它活动性状,把断层划分为五个段落。段落长度在7.5—14km之间。单个段落的古地震重复时间最短为3500—7000年,最长为17000—20500年。整条断层的古地震重复时间在750—8500年之间变化,平均3300年左右。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此断层有过三次地震群集活动,在群集期内,三次以上地震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时间小于1500年。  相似文献   
844.
裴世桥  方肇伦 《岩矿测试》1994,13(4):241-244248
采用注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技术使通过装填有410哌啶树脂的微型柱而被吸附,随后用硫脲梯度洗脱,再用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每次消耗样品溶液6.6ml,进样频率为28次/h时浓集倍率22。方法检出限0.3μg/L对于含Ag30μg/L试样进行12次测定,其平均值为29.0μg/l0,精度为2.9%,方法经地质标样分析验证可靠。  相似文献   
845.
湖北省栖霞组织积环境,沉积旋回及层序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佳新  方念乔 《地球科学》1994,19(5):620-626,T001
根据岩石结构、构造及生物碎屑含量等特征,将本区栖霞组分为3类微相:A.生物碎屑灰岩;B.灰泥岩;C.具水平层纹的含炭质泥质细生物屑灰岩(泥灰岩),在剖面上,这3类微引组合成CA、CB或以C微相为主的韵律,不同韵律纵向上有规律的叠置常构成厚约10余米的沉积旋回,根椐沉积顺在垂向上的更替,在本区栖霞组内可识别出4次较大的海平面变化,周期约3My,通过与同期泛大陆北方各大陆上所发育的旋回层的对比,作者认  相似文献   
846.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区域PRED的协调发展,是80年代以来世界各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PRED之间是否协调,本文在于这种思想,从探讨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PRED协调发展的机制,演变规律及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旨在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区域PRED协调发展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47.
地球化学综合找矿隐蔽信息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化探数据的正态变换是正确估计背景、异常,清晰反映元素间相关关系的基础;R型因子分析是揭示元素相关结构进行成因分类的有效方法;多层次拟合、插值是表征矿化因子得分空间分布规律正确圈定找矿靶区的可靠依据。以此种技术措施对某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520km2的面积和土壤测量12km2面积的实际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大量有用信息,新发现矿化异常多处,深化了对控矿条件的认识,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848.
849.
准确及时得到洪水淹没区域及淹没面积,对于抗洪救灾有着重要意义。洪涝灾害时基本为阴雨天,光学遥感无法监测到洪水淹没有效区域,使时效性和准确性下降,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则不受云雨影响、可全天候观测,及时获得下垫面洪水淹没区域及面积,可为洪水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2016年7月长江流域洪水为例,应用哨兵1号(Sentinel-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结合阈值法和伪彩色合成等方法,在GIS工具下对长江流域部分湖泊和长江干流等提取水体区域,得到淹没范围和分县淹没面积,进行洪水淹没区变化分析,并与同期MODIS影像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哨兵1号的水体提取方法和淹没面积的计算可行。  相似文献   
850.
本文从雷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调查问卷确定权重等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利用GIS技术将易损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叠置,在GIS平台上将所有数据落实到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各地的雷电灾害易损性便以1km×1km的单元进行计算量化,最终得到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基于GIS图层叠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形成较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对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雷减灾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