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全岩K-Ar法获得山东省胶莱盆地诸城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76M,胶州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72Ma,代表了发生在晚白垩世的地幔岩浆事件,但两地岩浆产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诸城玄武岩主要为粗面玄武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87Sr/^86Sr)t=0.7060-0.7080,εNd(t)=-3.0--5.1,介于洋岛玄武岩和中生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之间,表明软流圈来源的岩浆中混入了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是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结果。胶州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比诸城玄武岩更富集轻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于诸城玄武岩,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不显示亏损,Sr-Nd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别,(^87Sr/^86Sr)t=0、70350-0.70355,εNd(t)=5.4-5.8,与山东省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表明岩浆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研究显示出晚白垩世以来胶莱盆地软流圈地幔不均匀上涌和逐渐成为玄武岩浆主要源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2.
北祁连洋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的花岗岩证据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主要对北祁连山中段的牛心山岩体、民乐窑沟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牛心山花岗岩的年龄为476Ma,民乐窑沟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463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两岩体均具有大陆活动边缘的岩浆作用特征,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板块分别发生了向南、向北俯冲,其中向南俯冲形成牛心山花岗岩(476Ma),向北俯冲,形成了民乐窑沟花岗岩侵入体(463Ma)。  相似文献   
163.
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包括金刚石、柯石英和某些简单氧化物,诸如SiO2、MgO、Fe2O3、Cr2O3、Al2O3以及(Si,Ti)O2等组成的矿物群。这些矿物是非常复杂的由70~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的一部分。这充分证实在地幔中存在简单氧化物。高压-高温相平衡实验表明,硅酸盐矿物在下地幔条件才可分解成FeO、MgO和SiO2等简单氧化物(>670km)。因此有理由认为罗布莎简单氧化物可能来自下地幔深部。  相似文献   
164.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 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子石核部,矿物组合为Ep+Pl+Amp,并局部显示出S形或反S形分布的特征,反映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变形组构以不对称的旋转应变为特征。②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子石定向分布为特征,构成榴辉岩相条件下的面理和拉伸线理。缺乏明显的不对称组构,显示榴辉岩相的变形作用以共轴变形为特征。③后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定向分布为特征,其变形组构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和围岩中,与区域上占主导地位的片麻岩中角闪岩相的变形构造一致,与榴辉岩的折返作用有关。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演化代表了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从俯冲到折返的构造热历史。  相似文献   
165.
新矿物—桐柏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桐柏矿产于河南省桐柏县柳庄超基性岩体中,是自然界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根据产地命名为桐柏矿(Tongbaite)。河南省地质局实验室(1972年开始)在对柳庄超基性岩体进行研究时,在人工重砂中发现了该矿物。嗣后,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于1978年在西藏红区超基性岩体中也找到了该矿  相似文献   
166.
西藏蛇绿岩带中含金刚石超镁铁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刚石矿床根据产状可分为三个类型:金伯利岩型、非金伯利岩型和砂矿型.金伯利岩型和砂矿型矿床一向被人重视,并被一些人认为是金刚石的唯一来源.而非金伯利岩型(镁铁岩及超镁铁岩)虽然在多处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