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中新经济走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经济走廊纵贯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处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勘查开发水平滞后,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优选地区之一。该区一大批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中新经济走廊的大型或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并对研究区主要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中新经济走廊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进而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2.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首批“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之一,而且是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为了正确认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以及3个5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转化方向和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 总体特征上,2000-2015年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多。② 变化方向上,2000-2015年以耕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特征,2000-2005年以耕地向水域和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05-2010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10-2015年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③ 区域时空差异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中部;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城市圈周边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水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林地主要在潜江市、云梦县;草地主要为英山县。④ 政策驱动因素分析上,中部崛起、两型社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23.
党坝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分布有北带、中带和南带含矿伟晶岩脉,其中中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厘清中带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其中的铌钽铁矿进行了U-Pb定年分析。野外调查发现,中带伟晶岩侵位于三叠系侏倭组变沉积岩中,其中的北西-南东向裂隙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含矿伟晶岩主要呈脉状产出,属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等离子质谱分析得到中带Ⅵ号伟晶岩矿体产出的铌钽铁矿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3.5±1.2)Ma。该年龄与北带的Ⅷ号矿体年龄基本一致,均为晚三叠世。研究认为,党坝矿床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其他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一致,而且都形成于造山期后相对稳定阶段。可尔因矿田西康群中的侏倭组,是寻找稀有金属伟晶岩的首要目标地层。  相似文献   
524.
古脊椎动物多样性数据资源是研究地球历史以及深时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来源,古脊椎动物物种名录是研究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及时了解古脊椎动物分类单元数据的更新,可以实时掌握古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基于“深骨”数据库,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5年古脊椎动物不同类群新分类单元的年变化特征、分布地、发表期刊以及主要贡献的机构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全球新增古脊椎动物分类单元2662个,涉及文献1946篇,在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古脊椎动物新分类单元和文章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近5年全球古脊椎动物新分类单元模式标本主要分布在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丰富、经济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新西兰、阿根廷和德国。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Cretaceous Research、Historical Biology、PeerJ和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等刊物是新分类单元发表的主要载刊,而贡献度最高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和美国自然...  相似文献   
525.
人工礁是一类人为放置在海底的结构物,以模拟实现天然礁石的某些特性,具有加强渔业资源增殖、促进海洋生境修复和支持滨海娱乐休闲等功能。其起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但关于人工礁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是自20世纪开始的。近年来,随着人工礁的研究热度与日俱增,大量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和新应用被提出和实践。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人工礁的研究进展,从人工礁的设计、研究及应用三个方面对当前该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人工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国内人工礁方面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26.
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中的稀有金属资源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矿石中的稀有金属矿物以及围岩地层中可能含稀有金属矿物的岩矿鉴定是工艺矿物学和稀有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以四川西部党坝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石床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TIMA)开展岩矿鉴定工作。鉴定结果显示,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有铌锰矿、铌钽矿和钽铁矿三种类型。围岩中除了常见的石英、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外,还含有单斜辉石、方解石、榍石等矿物。TIMA系统不仅可以得出扫描鉴定的探针片中的矿物质量百分比和元素含量比例,还能有效的确定矿物的嵌布特征和矿物类型。TIMA分析为后续工艺矿物学、单矿物定年点位选择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527.
云南易门铜矿成因新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云南易门铜矿区中的狮山和凤山铜矿床被认为是陆源沉积变质成因。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狮山矿床的含矿地层中和凤山矿床的角砾岩中均有大量火山物质,说明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岩、角砾岩筒有成生关系。研究认为狮山为火山-沉积-变质三元联合的层控矿床,凤山为后生潜火山管道气液再造矿床。文中提出了火山成因的新认识和成矿模式,并据新认识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