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392.
攀西地区喜马拉雅期碱性杂岩的稀土成矿条件及资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攀西地区稀土矿源体和稀土矿赋存体组成的喜马拉雅期碱性杂岩的特征、成矿条件和稀土资源特点,指出该地区稀土矿床是与幔源偏酸碱性岩浆成因有关的中低温脉状充填型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393.
山东省惠民地区海岸特征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94.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120 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1987、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闾在此摆动入海,形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岸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  相似文献   
395.
黄河三角洲为大含沙输沙之尾闾地上分流河道频繁决口摆动而形成的迅速淤进型洲体。近代黄河三角洲自陆向海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中部冲积-海积平原和下部潮间带平原三大环境带组成,各环境带都有自身地貌组合体系。黄河三角洲与世界各大河三角洲比较,其总体应处在三角洲三元谱系的河控域,但各不同时期形成的二级叶瓣的海岸确兼具谱系中的三元域。各时期行水河口滩型海岸处在三元谱系的河控端域;具有宽大的相带分明并发育着密集潮水沟的岸段(占该三角洲海岸的大部分)则处于三元谱系中潮控端域;还有少部分岸段,如三有洲东北角(5号桩西北岸段)地处渤海南部M2分潮无潮点正迎区域强风浪部位,为三元谱系中浪控端域。其他岸段为过渡型。黄河三角洲河潮波三元控域各有其特点,同时它们又是尾闾河道摆动出口将其时空串联起来,展现出相当丰富而具有特色的三角洲海岸发育的时空谱系。  相似文献   
396.
本文叙述了中国毛虾在浙南近海的季节性洄游及分布、昼夜垂直洄游规律、毛虾的世代交替和个体生长情况,并对当地毛虾资源的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97.
来自蛇绿岩地幔的硫(砷)化物矿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蛇绿岩块的地幔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一个包括金刚石、柯石英、自然元素、合金、氧化物以及硫(砷)化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该矿物群的硫(砷)化物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并呈包裹体分布在贱金属(BM)和铂族元素(PGE)或它们的合金中,大量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们主要由下列元素组成:S、As、Te、Fe、Ni、Co、Cu、Pt、Pd、Ru、Rh、Os、Ir、Mn和Ti。根据化学成分可辨别出约30种硫(砷)化物矿物:FeS、NiS、(Ni,Fe)S、Fe3S2、Ni3S2、(Ru,Os,Ir)S2、Rh7As3、Rh5Ni(Cu)As4、Pd4Rh3As3、Pd8As2、Pd3TeAs、Pd7Te3、RuAs、PtAs2、Ni4Rh3As3、Rh(As,S)2、(Rh,Ir)(As,S)2、Ir(As,S)2、MnS、Ti7S3、Ti7N3、Rh3.5Se3.5CuS2、RhS、Ir2S3、(Ir,Cu)2、S3(Co,Ni,Fe)2(As,S)3、(Ir,Pt)(As,S)2、Ru3(As,S)7以及(BM)x(PGE)yS10-(x y)等,其中包括已定名和未定名的矿物。由于矿物粒度小(<25μm),缺乏X射线分析资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8.
首次将热释汞研究用于环境污染检测领域,对成都市市区,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沿岸以及市区内公园土壤中热释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热释汞的污染程度与其它汞的研究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热释汞研究方法与其它汞研究趋势相符,即一环路之内的热释汞含量明显偏高;其它地方的热释汞含量为:南河>府南河>沙河>府河;建筑区>公园>河流沿岸。  相似文献   
399.
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环境变化一方面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反映,另一方面对研究黄河的发育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详细研究了黄河源区鄂陵湖岸边剖面的第四系沉积特征、孢粉组合特征、磁化率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结合OSL测年,将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分为三大阶段,即1000年以前和360年以来气候相对比较干旱,1000~360年期间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显示出一个较大的干冷-温湿-干冷气候变化旋回。在后两大阶段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出4个相对温湿的气候段和3个相对干冷的气候段。  相似文献   
400.
成矿溶液电导度找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成矿溶液电导度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河北张全庄金矿和广西高龙金矿试验结果,说明其可用于区分有无工业价值的含金石英脉,反映矿体的贫富程度,评定矿体的稳定性,评价矿脉(体)的剥蚀程度,证实矿体周围电导晕圈的存在,查找成矿断裂,划定最佳成矿区段,间接评估各矿段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