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本研究收集了伊朗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资料,并以此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根据阿拉伯与欧亚大陆碰撞发生的时间,火成岩可以划分为早新生代与晚新生代两个阶段。早新生代属于岩浆爆发期,在UrumiehDokhtar火成岩带、Alborz及Lut-Sistan地区大量产出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在少数地区还发现有埃达克岩。两种岩石均具有较低的Nb/La值,表明它们属于俯冲带岩浆,或来自经俯冲带熔体或流体交代变质的地幔源区。这些岩浆作用应与岩浆弧的拉张有关,但在个别地区可能还涉及后碰撞岩浆作用机制。晚新生代火成岩出露规模较小,但类型繁多,包括碱性玄武岩、超钾质岩、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及埃达克岩,它们各具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的差异,反映岩浆来自多个源区,这表明后碰撞构造环境复杂,岩浆作用可能跟小规模岩石圈拆沉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562.
钻探工程中实时掌握钻头钻进过程且能实时诊断地层是提高钻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钻头在不同介质层激发的振动信号特点,提出互相关-小波变换分析法,将互相关用于提取预判层或目标层的时延信息,并利用小波变换对互相关域进行多分辨率分析,提取凸显成分时频特征,据此快速识别地层。仿真分析和试验均表明:互相关-小波变换分析能准确地表征时延信息和时频特征,能实时地预测钻头钻进情况并获取地层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准确率,在提高现场钻探效率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3.
水岩作用是造成水库岸边坡岩体强度劣化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于千枚岩这类特殊性岩体,遇水时强度劣化现象尤为明显。本文以某边坡千枚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在不同饱水条件下的岩石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并综合分析试验结果随饱水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千枚岩与水作用反应强烈,前60d岩石力学参数随饱水时间增加呈近线性降低,至70d逐渐趋于稳定,岩石变形逐渐由弹性变形为主演变为塑性变形为主;各参数劣化规律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与非均匀性,随饱水时间增长,总体衰减幅度呈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平稳的趋势;根据破裂面的剪切破坏模式,得出岩石饱水是一种从微观到宏观的累计损伤过程。该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水库岸边坡岩体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4.
德国矿物晶体收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欧洲的历史变迁,德国矿物收藏史不只限于现在的德联邦共和国,至少应延伸到欧洲包括德语区和一些邻国。  相似文献   
565.
566.
567.
在岩石薄片显微照像中,经常由于照像视域小而岩石结构、尤其是构造反映不完整.我们采用薄片放大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方法是将薄片置于放大机上放大,得反像照片,再以此照片作底片,直接在印像箱上印成正像(最好  相似文献   
568.
文章分别分析了隧洞围岩的宏观结构因素(结构面发育情况,结构面与硐室或隧道轴线的关系及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等)及微观结构因素(岩石矿物颗粒的排列、颗粒间的联接以及粒间的空隙特征等)对岩爆的影响。分析表明,围岩的宏、微观结构与岩爆发生及发生的强烈程度有紧密的关系。在实际工程中,这一认识对岩爆问题的正确评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69.
则古朗北位于甲玛矿区东北部,是甲玛矿区新发现的与Ⅱ号复式岩体有关的重要矿段.地质调查和钻孔编录揭示Ⅱ号复式岩体包含多种岩石类型,如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以及石英闪长玢岩等,发育厚大的铜钼矿体.为查明Ⅱ号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本文对其中的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5.7±0.3 Ma(n=22,MS WD=3.3),与主矿段含矿斑岩侵位时代一致.同时,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高钾、富铝的特征,明显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Eu异常不明显,有弱负Ce异常,分异指数较高,是后碰撞环境下壳源砂质沉积岩受热部分熔融的产物.此外,作为最新发现的矿段,地表的大面积"火烧皮"、深部厚大斑岩型矿体以及角岩型矿体的揭露,均暗示Ⅱ号复式岩体具有独立形成大型-超大型规模矿床的潜力,应该作为后续勘查评价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570.
我国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分布特点,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人力和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序工作,筛选出优先管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实施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地质灾害风险排序的实质是运用定量化风险评价计算出每处隐患点的风险值,然后根据风险值开展排序工作。目前定量化风险评价模型多用于单个地质灾害点风险评价,并未应用于大范围地质灾害风险排序工作,且模型较为复杂,推广应用较难。在分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与其环境因素间的响应关系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取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主控环境因子与诱发因子,联合人口、物质、资源等易损性因子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岩石工程系统相互作用矩阵与专家打分法确定各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因子权重,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分体系;并根据风险评价定义,提出了能够快速定量化的简易地质灾害风险计算模型。以贵州省9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例,开展模型应用验证,风险排序结果与灾害管理机构主观认识的实际风险一致,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了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