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120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1987、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施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阎在此摆动入海,开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岸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典河三角洲海岸。  相似文献   
212.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沟系次生晕找矿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1/5万分散流一沟次生晕测量的基础上,放大到1/1.25万沟系生晕测量,通过对已知矿床的验证评价,证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勘查中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为在沟里地区进一步开展化探异常检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四川自贡地区晚侏罗世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立达  彭光照  舒纯康 《地质通报》2008,27(7):1049-1053
重新观察了四川自贡晚侏罗世上沙溪庙组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化石材料清楚地显示了巨棘龙体被鳞片。这些鳞片总体镶嵌排列成网状。大多数鳞片呈五边形,少数呈四边形或六边形。鳞片之间以沟缝相接。小鳞片中散布有少量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大鳞片,每枚大鳞片被13~14枚鳞片所环绕。鳞片表面粗糙,不存在“瘤状小突”,有条索状隆突。条索状隆突可降低环境光线造成的眩光,降低鳞片表面整体亮度水平。据原始埋藏的位置和鳞片的分布推测,四川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的身体位置可能为前肢的肘关节及其邻近的上臂、体侧的皮肤  相似文献   
214.
基于GM(1,1)的组合灰色模型预测软基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沉降预测的组合灰色模型,对一般灰色模型具有的无限增长特性进行了改进和修正。在求解过程中,采用spline插值函数对现场观测沉降数据进行插值变换生成等时距序列,并对沉降预测模型的初值进行了优化选择,以提高预测精度。运用MATLAB语言编制模型计算程序,通过沉降预测实例及后验差法检验模型精度,表明沉降预测的组合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15.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度地区中低平流层呈增温趋势;而1—2月温度变化呈冷却趋势。在12月中高纬度中上平流层纬向风明显减速;而在1—2月高纬度中高平流层,随着纬度和高度的增加,纬向风呈明显加速趋势。冬季北半球行星波主要沿低纬度和极地波导两支波导向上传播。但是,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则明显增强。而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明显增强,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的传播则减弱。因此,北半球极区平流层1980—2000年间12月与1—2月波流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形势趋于相反,有必要针对冬季不同月份分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16.
鸭绿江盆地长白坳陷成藏条件分析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佳忆  施尚明 《中国地质》2016,(6):2070-2081
鸭绿江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文章以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为理论指导,以鸭绿江盆地长白坳陷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入手,分析研究区构造特征及烃源岩、储盖层、油气运移等各项成藏关键条件,对该区资源潜力做出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鸭绿江盆地长白坳陷的中部伸展沉降带地层层序完整,厚度大且稳定,局部构造发育,且均位于油气有利的指向区,具备油气勘探的有利前景,为首选的油气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217.
218.
施成华  彭立敏 《岩土力学》2008,29(5):1299-1304
针对连拱隧道的不同施工阶段,根据在围岩压力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内力分布情况,以串、并联体系为基础,确定了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的体系失效模式。充分考虑材料性能参数、几何尺寸、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及荷载等的随机性影响,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对隧道衬砌截面的可靠度进行了研究,进而采用区间估计的“宽界限法”对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连拱隧道施工阶段单洞完成后中墙部位的体系可靠指标最小,不能满足长期使用的承载能力要求,施工中应注意中墙的安全,并尽早形成对称连拱结构。  相似文献   
219.
随机介质理论在盾构法隧道纵向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成华  彭立敏 《岩土力学》2004,25(2):320-323
将盾构法施工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以及盾构挤压引起的地表隆起均视为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对隧道施工所引起的纵向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0.
Nb,Ta的硅酸盐地球质量不平衡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含金红石的榴辉岩Nb/Ta往往高于球粒陨石值(Nb/Ta=17.5),暗示其可能是平衡地球Nb亏损的独立储库。而洋壳玄武岩部分熔融实验表明Ta比Nb更倾向进入金红石晶格,这意味着作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残留相的榴辉岩Nb/Ta不可能高于原岩。为了解释地质观察和实验结果之间的矛盾,系统分析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先导孔及附近地表榴辉岩的矿物微量元素。结果发现:榴辉岩中的Nb,Ta主要存在于金红石之中,其他矿物中含量极少;Nb,Ta之间存在着强烈分异(Nb/Ta=5.3~96.2),并总体上具有超球粒陨石的特征;韭闪石和多硅白云母的Nb/Ta平均分别为48.6,21.8,显示了很强的Nb,Ta分异能力;其他矿物如石榴石、绿辉石、绿帘石、磷灰石等的Nb、Ta含量及Nb/Ta都很低,对Nb-Ta分异不造成影响。认为导致Nb-Ta分异的不是金红石,而应出现在洋壳俯冲过程中金红石相出现之前的脱水和部分熔融阶段。富含Ti的角闪石(韭闪石)和白云母可能对Nb-Ta分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等金红石相出现之后,由于其对Nb,Ta的绝对控制作用,此前阶段的分异结果便被固定在金红石中而继承下来。因此,含金红石的榴辉岩常常表现出超球粒陨石Nb/Ta的特征,与金红石不能有效地分异Na,Ta的实验结果之间并不矛盾。在不均匀的上地幔中含金红石的榴辉岩是可能的超球粒陨石Nb/Ta储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