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一、引言由于全球的及区域的构造运动,或其它因素,地壳中一些部位可能受到较强的地应力作用,逐渐积累应变能,最终导致地壳岩层的变形、失稳、破坏而发生地震.搞好地震预报,一方面需研究不同地区地壳的应力、应变状态与介质性质;另一方面还需依据岩石破  相似文献   
24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下水质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造成沙质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主导限制因素之一。据1992年与1994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满参与中三点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在灌溉水的适宜应用条件下,利用矿化度为4g/L~5g/L的地下水灌溉种植瓜果蔬菜和固沙植物是能够成功的;生长季内土壤含盐量<0.1%。  相似文献   
243.
深圳鹏茜大理石矿矿坑突水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圳市鹏茜大理石矿的系统水文地质调查,阐明了鹏茜大理石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矿坑突水灾害的成因机理及其危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鹏茜大理石矿矿坑突水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4.
245.
1989年10月大同—阳高地震前后,距震中约75km的三马坊地热测点的高精度地温观测仪器(分辨率0.0001℃),记录到持续50多天、温度上升幅度达0.15℃的明显的地热异常。本文研究了该异常变化的特点。在总体上,异常为幂函数型升温形态。在地震发生前几天,地热异常呈现“相对下降—下降速率变缓—急剧回升—短时平稳—地震发生”的过程。本文还对地热异常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6.
本文根据川东南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和小麦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用影响小麦产量及其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川东南划分为6个不同的小麦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247.
川东南立体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有关考察资料对川东南立体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小麦生产立体布局,制定栽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8.
本文建立了小麦成穗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分析了成穗率与光、温、水等气象因素及分蘖率的关系。指出,孕穗前后光照不足、低温、干旱或湿害是影响川东南小麦成穗率的主要气候问题,并对提高成穗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9.
本文研究了深沟窄厢降湿效应及其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指出,推广深沟窄厢减轻湿害,机播(密窝)密植提高温光效率,是川东南小麦低产改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0.
张北-尚义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场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地震前地下流体的典型异常,分析了异常场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异常场的形成和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中期和短期异常场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控制,临震与震时异常场主要受震源的控制.因此,笔者提出了把地震预报科学探索的思路,由以源的过程追踪为主,调整到监视与把握场的动态的现实思路上来,从而实现有限的地震预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