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81.
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传青  张芳  徐鹤  易立新 《地下水》2008,30(6):61-64
针对廊坊市的水资源概况,对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处理后可回用水、外调水等水资源,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效益,运用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确定不同用户的用水效益系数,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多目标进行求解。从而获得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为缓解廊坊市南部地区用水供需矛盾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2.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中单模型在急速转弯条件下出现较大偏差和交互式多模型系统运算量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该算法先对CS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利用CV模型和改进的CS模型构成多模型系统,结合修正的滤波发散判据与次优的极大后验估计,根据载体实际的运动状态自行调整扩展卡尔曼滤波采用的运动模型,从而弥补了单模型描述复杂运动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与单模型相比,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急速转弯误差大的问题;与标准交互式多模型相比,该方法对位置的估计精度提高了39.4%,而运算时间却缩短了47.4%。  相似文献   
38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的内蒙古桌子山地区奥陶纪地层出露完整,沉积类型丰富,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沉积的关键地区。该区在中奥陶世时位于从浅海向深海的转换部位,达瑞威尔期沉积的克里摩里组由深灰色薄层状石灰岩和灰黑色泥岩组成,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深水氧化-还原条件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层位。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测试克里摩里组薄层细粉晶-泥晶石灰岩和灰黑色泥岩的稀土元素(REY)和其他与氧化-还原条件相关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V、Cr、Ni、Co等,着重分析探讨其形成时的氧化-还原条件。结果表明:1)石灰岩和泥岩稀土总量(REE)分别为28.18×10-6和100.37×10-6,轻、重稀土比值分别为9.60和9.69;2)石灰岩和泥岩稀土元素Y/Ho、(La/Yb)N、(La/Sm)N、(La/Nd)N值分别为29.01、1.35、0.92、0.95和25.72、1.21、0.96、1.02;3)石灰岩无Ce负异常或具有微弱的正异常,同时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泥岩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较弱的Eu正异常;4)石灰岩和泥岩的其他微量元素比值V/Cr、V/(V+Ni)、Ni/Co分别为1.10、0.62、7.75和3.54、0.89、5.15。依据本文研究结果,结合沉积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可以推测,克里摩里组沉积于风暴浪基面之下,远离海岸,但同时又受淡水影响,其中石灰岩形成于氧化环境,泥岩形成于还原环境,同一沉积背景下这种氧化与还原环境的交替是由等深暖流造成的,可称为水动力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384.
目前薄至中厚煤层群煤层气井普遍存在“前期产能高但周期短、衰减快且幅度大、后期恢复困难”的生产特征。针对这一现象,以黔西松河井田为例,通过对示范井组工程效果从煤储层赋存特征、合层分段改造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和工程试验。分析认为:合层分段压裂仍是多煤层煤层气开发主要途径,其效果受层间兼容性和开发方式影响;投球暂堵合层改造受层间跨度、有效射孔厚度、施工参数及固井质量影响大。基于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施工参数优化措施,即施工排量6~8m3/min,前置液占比40%~50%,单孔流量0.2~0.3m3/min和前置段塞加砂方式,优化方案经后期工程验证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对类似地质条件煤层群发育区煤层气合层开发层段组合、施工参数优化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5.
利用露头剖面及钻孔资料对贵州省乐平统(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根据海相标志层向陆地方向延伸范围所反映的海平面规律,将贵州省乐平统划分为3个三级复合层序(CSⅠ、CSⅡ、CSⅢ)和相应的低位、海侵及高位层序组,层序CSⅠ相当于龙潭组下段中下部,层序CSⅡ相当于龙潭组下段上部及龙潭组上段下部,层序CSⅢ相当于龙潭组上段上部及长兴组。通过分析地层厚度、石灰岩含量、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参数变化规律,恢复3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贵州省乐平世海侵方向均来自研究区东部,物源来自西部的康滇高地,贵州省地区乐平统自西向东发育有陆相冲积平原、过渡相三角洲及潮坪-潟湖、海相碳酸盐台地以及深水盆地等古地理单元,总体上贵州省乐平世经历了CSⅠ的海侵、CSⅡ的海退及CSⅢ的持续海侵过程,在贵州西部地区,各古地理单元总体上有CSⅠ向陆、CSⅡ向海、CSⅢ又持续向陆的迁移规律。聚煤作用以CSⅢ最强,CSⅡ次之,CSⅠ较差。聚煤中心分布在过渡相三角洲平原及潮坪古地理单元,且有随区域性的海侵海退而迁移。CSⅠ的聚煤中心主要分布在发耳和纳雍地区,CSⅡ的聚煤中心主要分布在黔西南普安—六盘水及织金一带,CSⅢ的聚煤中心主要分布在六盘水、盘县及织金地区。这些聚煤规律分析结果可为煤炭及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86.
387.
地磁无源导航是利用地磁场信息来限制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增长,满足潜艇自主性、隐蔽性和高精度的要求。笔者介绍了地磁无源导航的发展,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①潜艇无源导航必须利用小尺度的、实测的地磁图,而不能直接用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②利用地磁场导航必须考虑地磁日变的影响。阐述了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地磁无源导航的原理和算法,同时作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用地磁场辅助惯性导航的效果,并叙述了地磁日变特征,讨论了消除日变影响的方法,在无连续磁暴日出现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均值日变校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日变干扰,最后以小尺度的东海某区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地磁异常数据库资料对潜艇无源导航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修正了潜艇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388.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桃山铀矿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山铀矿田为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矿体主要赋存于碎裂蚀变带中。本文简述了利用EH4在桃山大府上区域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查明了该区的断裂展布、碎裂蚀变带分布特征,为深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89.
通过分析雷山县40 a的温度、降水、湿度、日照等气候资源表明:雷山县的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高温日数较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 320 mm,且多集中在4—9月;日平均日照时数为5 h;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7%~83%之间,各要素季节间变化幅度小。综合各气象因素分析,雷山县的旅游气候资源条件较优越,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90.
该文对雷山县1960—2009年近50 a间雷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雷山县平均雷暴日为45.7 d,呈高—低—高变化,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变化,上升率为0.397 d/10 a;雷暴主要集中在4—8月份,其中又以7月份为最大,12月份最小,4—8月发生的雷暴天数占总数的92.16%;最近10 a雷暴日平均为48.3 d,占历年总雷暴数的21.4%,距历年平均雷暴日多2.6 d;白天各时次(08—20时)几乎每个时次内均有雷暴发生,主要发生14—15时,平均6.9个雷暴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