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6 毫秒
41.
含金建造新类型——姚安石英镜铁矿脉型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安金矿位于云南姚安县老街乡。大地构造隶属扬子准地台西缘,滇中台拗东侧。矿床赋存在中生代红层与喜马拉雅期火山机构外接触带,具有成矿时代新、矿石品位富、镜铁矿载金、矿床类型特殊等特点。矿区主要出露有侏罗系妥甸组、白垩系和第三系沙沟组地层。第三系顶、底部发育一套火山杂岩,为本次工作发现。妥甸组紫红色中~厚层状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盐溶孔洞,是重要的矿化层位。研究证实,所谓“姚安斑岩体”为一火山机构组成部分(火山颈相),与碱性~钙碱性(δ=5.23)火山熔岩、集块岩、碎屑岩及环状岩墙(煌斑岩群)、放射状裂隙带一起构成破火山口。其黑云母石英斑岩Rb-Sr年龄为48.90Ma。  相似文献   
42.
43.
碲是一种稀散元素,主要分布于硫化物类矿物中,在金矿床、硫化物矿床中往往以伴生组分出现.目前虽已发现碲矿物90余种,但其地壳平均丰度为1X10~(-7)((?)1975;(?)1962;(?)1935)至n×l0~(-7)(F.W.Clarke,1924),过去认为不能单独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四川省石棉县所发现的独立碲(铋)矿床,最近经地矿部有关专家研究一致认为该矿床规模可观,找矿前景良好,是新的矿床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唯一的独立碲矿床,楚碲铋矿是该矿床中重要的碲矿物之一。它存在于辉碲铋矿和磁黄铁矿晶粒之间,或包裹在辉碲铋矿中。呈银灰色,金属光泽,一组底面解理发育。显微压入硬度为80.5kg/mm2(15g负荷)。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性清楚,反射率为58.0~59.9(λ=546nm)。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主要谱线有:4.797(60),3.229(100),2.368(80),2.169(50)。矿物的化学组成据11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值为(重量%);Fe0.13,S0.04,Cu0.03,Te37.84,Bi61.37,Se0.01,Sb0.16;总量99.58,其化学成分式为;BiTe。楚碲铋矿形成于贫硫环境中。  相似文献   
46.
利用ICP-AES法和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珠江口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和总有机质含量, 结合沉积物粒度参数,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控制沉积物化学组成和元素行为的3个因子: 流域侵蚀因子、表生沉积作用控制因子和海洋环境控制因子.研究发现, 3个控制因子的得分曲线基本反映了该地区气候干湿、冷暖的强弱变化, 可作为恢复古气候环境的代用曲线; 在本岩心所代表的沉积年代中共有5次较为明显的环境变化, 为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古环境、古气候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大水沟独立碲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碲是一种“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的矿床”,故自1993年报道在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发现世界首例以碲为主的独立碲矿床以来,立即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但由于成矿作用的复杂性,致使对该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大水沟碲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槽台结合部泸...  相似文献   
48.
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与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及对测试结果进行的聚类分析,我们对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和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各海区间,同一海区不同站位间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重金属在各站位含量主要取决于其相应的富集组分多少,仅在个别站位受具体元素的物源影响较大。研究发现,Zn、Cu、Pb、As、Cr在细砾和粗砂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其在该地区的环境背景值大小。   相似文献   
49.
雪宝顶绿柱石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雪宝顶绿柱石的晶体化学、矿物谱学、热释光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雪宝顶绿柱石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水、过渡金属离子以Fe^3+、Fe^2+为主的特点。碱金属离子,水和F^2+存在于绿柱石结构隧道中,隧道水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Ⅰ1和Ⅰ2两亚类,Fe^2+主要与隧道水结合形成水合离子「Fe^2+(H2O)」。Fe^3+主要占位于绿柱石AlO6八面体中的Al  相似文献   
50.
大水沟碲矿床矿脉特征及包裹体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水沟碲矿床产出于志留系通化群含炭泥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夹钙质基性火山岩[1] 。这些岩石经历了晚三叠世末的区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滑动剪切作用。矿区内地层走向为 32 0°~ 350° ,倾向 50°~80° ,倾角 10°~ 30°。矿区主要发育三期穿层节理。第一期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 ,共轭轴缓倾 ,其中北北东组形成等间距破裂带 ,并且直接控制矿脉的产出。第二期北东向和北西向 ,第三期近南北向和东西向 ,均破坏矿体。矿区内存在以下 4类脉体 :( 1)早期白云石脉产于志留系角闪片岩和角闪石榴片岩地层中 ,走向与地层斜交 (早期白云石脉走向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