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对位于南岭西段湘桂交界处的都庞岭东侧岩体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Lu-Hf同位素分析研究。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15.6±2.1 Ma,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0.5±1.8 Ma,中粒环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2.8±1.5 Ma,结合以往研究获得的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209.7±3.1 Ma,认为岩体侵位时限介于222.8~209.7 Ma,为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非以往认为的燕山期。环斑钾长石、黑云母聚晶的矿物化学特征表明环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岩浆温度、压力、成分发生震荡变化,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下发生多次熔融作用形成黑云母聚晶。都庞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和K2O+Na2O含量,A/CNK值为1.02~1.39,里特曼指数(δ)为0.93~2.18,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表现为富集REE、Rb、Th和U及较高的HFSE(Nb、Y和Ga),亏损Ba、Sr、Eu,具有高的TFeO/MgO、Ga/Al比值,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A型花岗岩;Nd同位素εNd(t)值为-8.74~-8.13,T2DM值为1.71~1.66 Ga;锆石Hf同位素εHf(t)值为-14.1~-1.4,T2DM值为2.14~1.34 Ga,显示都庞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地幔物质的混染。印支运动的变质峰期在258~243 Ma,233 Ma以后华南地区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并受到幔源玄武质岩浆大范围底侵,诱发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伸展背景下的都庞岭印支期铝质A型(环斑)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白沙子岭锡矿床赋存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发育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脉型两个主要矿床类型,两类矿床在空间上相伴产出.通过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研究,运用同位素和包裹体测试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过程.铅同位素表明,锡成矿物质为幔、壳源混合来源.氢、氧同位素特征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沸腾岩浆水.云英岩脉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锡矿脉(体)在空间上的耦合性以及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构造作用和岩浆演化的联合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成矿温度为130~425℃,盐度为1.40%~11.22%,成矿压力为67×105~537×105Pa.矿床属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对区内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古气候变化特点、矿源体类型及分布、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新构造期为湘南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矿档受基底断裂控制,呈带状分布。红土型金矿具有风化剖面厚度小、成熟度偏低、对帮源体类型及含Au性依赖强、含矿层单一且厚度较小的特点。金的次生富 与黄铁矿的氧化有褐铁矿的吸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曾志方 《湖南地质》2001,20(1):25-28
桂阳大溪岭锑矿6号主矿脉受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主要赋存子断裂走向5°-20°方向区段及倾角80°~88°的陡立部位。其资源量约占全矿区锑总资源量的60%.  相似文献   
15.
湖南大坳钨锡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矿床特征入手,对控矿构造进行具体分析,从区内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的角度,论证了区内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了构造对钨锡成矿作用和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认为区内构造的形成与岩浆多阶段脉动侵位密切相关,热液致裂和NNE向断裂的左行剪切所产生的力偶作用使控矿构造产生多次脉动活动和矿化作用,控矿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性质决定了钨锡矿化类型和矿脉(体)的产出特征,构造控矿具有定位性、等距性、定向性及分带性等规律,应用该规律,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南大坳矿区云英岩体型钨锡矿化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英岩体型钨锡矿为大坳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呈隐伏-半隐伏状产出。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探讨了构造对钨锡成矿的控制,认为NNE-近SN向区域性断裂控制了矿床就位,呈近SN向展布;弧形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和形态,自上而下呈楼层式产出,形态为似穹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