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886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81.
DELP-84 WAKASHIO航海期间,在冲绳海槽中部进行的船载三分量地磁测量,发现了幅度超过300nT、并与伊平屋海凹(Iheya Deep)附近的一些隆起有关的磁异常。这些隆起沿N60°E-N85°E的方向线性延伸。  相似文献   
982.
本文基于三个主要断面描述了台湾-吕宋-民都洛地带(或称为花彩弧)的构造格局。这三个断面是:(1)俯冲和岛弧均活跃的吕宋断面;(2)以碰撞活动为主的台湾断面;以及(3)以俯冲活动为主和碰撞不活跃的民都洛断面。基于地质研究和可利用的地球物理资料,并通过重建晚始新统和现代沉积层序,提出了菲律宾海和欧亚板块边界地区的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式。其主要地球动力学事件为:(1)早渐新世时期中国南海(S.C.S)开始扩张,与此同时随Zambales和Angot蛇绿岩间吕宋岛俯冲;(2)自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中生界(?)海洋盆地沿原马尼拉海沟俯冲;(3)在中新世中期(14—15×10~6年)南海扩张结束,与主要的运动学重建相关的中国南海海洋地壳向中国和Reed海岸-Calamian不活动边缘俯冲;(4)在晚中新世(~7×10~6年)时期,吕宋微地块与中国南海两个边缘开始碰撞;在上新世时期台湾的碰撞仍然活跃,但在民都洛的碰撞停止了。  相似文献   
983.
一位老气象员离队,留下一本自绘的云图。那沾满汗渍的帧页,闪烁着科学的光辉。价值赛过家财万贯,荣誉胜过奖牌金杯。啊,自绘的云图──揭示了风雷的足迹,标明了云雨的影踪。是战友留下的心血,是岁月流盼的升华,是不眠的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984.
为探索我国地热田勘查经验,在湖北省科委和英山县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地热物探科研室1981年—1983年结合教学、生产在湖北省英山(县)地热区进行地热物化探方法的试验研究,获得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成果。在85年8月22—31日召开的“湖北省2000年地质”学术研讨会议上获得论文奖。  相似文献   
985.
本文全面考察了东南沿海地区近十多年来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得到1982年龙南5.0级地震前展现出层次较为清楚的围空进程;说明在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地区,对于一个中等强度的地震,可以期望出现围空图象。同时,本文用强固区模式讨论了空区形态及平果5.0级地震前未能形成空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6.
三峡地区地质构造主要由黄陵背斜及其周围几条区域性断裂所组成.地震分布较分散,较大地震多沿断裂带发生(图1)。地震活动具有频度低、强度小、震源浅、能量释放多为单发式等特点。三峡地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前人已作了一些工作。鉴于本区属于重大的水利工程所在地和弱震区的特点,作者利用最近的新资料,采用文献〔1〕的方法,求解众多小震的“平均震源”节面及相应力轴的方向,并对本区地壳应力场特征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87.
第一讲 基础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的一些含煤盆地中,先后发现了煤气田。人们开始注意“煤成气”这个新领域,其中以苏联、荷兰、英国、西德等国研究较详。瓦斯地质的研究正是随着煤气田的不断发现和研究而开展起来的、 在我国,虽然很早就有人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但较为广泛的开展瓦斯地质工作,还是近十余年的事。进入80年代,煤炭工业部开始抓这项工作,开展了“编制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的科研项目,下达了《关于加强瓦斯地质工作的通知》,主持召开了一系列有关会议。在此期间,各有关矿区和院校(特别是西南、东北、河南等省区和焦作矿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並创办了《瓦斯地质科研通讯》。目前,瓦斯地质工作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这个《瓦斯地质讲座》就是适应这一新形势而诞生的。  相似文献   
988.
糊北荆门处于长江三峡东部,南漳——荆门断裂南端附近。近十多年来经常发生一些小震(图1)。这些地震中有些地震定位困难,精度较低,利用和达法确定震源位置时,震源深度多为30多公里,甚至达40—50公里,令人费解。有人认为该区地壳结构特殊,存在一个较深的震源区,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震相识别和定位中存在错误,两种看法均无充分证据。多年来成为长江三峡及邻区地震活动分析中的疑难问题。为此,我们详细复核了三峡地震台网和钟祥地震台的地震记录图,考察了记录图形,同时调查了荆门附近的放炮情况,确认1976年以来公布的地震目录中有42次1.7(?)M_L(?)2.6级地震均为人工爆破(见表1),炸药量在几吨至十几吨(T.N.T)之间。本文总结了这些爆破的记录图形特征,并根据这些定点爆破资料初步估算该区直达波速度和明显的速度介面深度。  相似文献   
989.
由于电磁波测距仪测距精度高且操作方便,因此电磁波测距导线作为建立水平控制的有效手段,将在工程测量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关电磁波导线测角量边最佳作业方案的试验研究,更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990.
贵州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及剖面结构,将贵州早二叠世沉积相划分为四个相区、九个相带,它们是: 1.滨岸漫滩沼泽相 Ⅰ.陆地边缘相区 2.潮汐泥坪相 3.潮坪沼泽相 4.半局限台地相带 Ⅱ.碳酸盐台地相区 5.开阔台地相带 6.较深水台沟相带 7.碳酸盐合地边缘生物滩相带 Ⅲ .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区8.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带   Ⅳ.浅海盆地相区 9.浅海陆棚相带。 贵州早二叠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茅口早期是最大的海侵期,就沉积的演化而言,它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栖霞早期)系清水和浊水混合的缓坡型沉积,其特征是:1.碳酸岩与碎屑岩共同发育;2.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相不发育。第二阶段(栖霞晚期至茅日晚期)为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特征是:1.主要为碳酸盐岩,2.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滩礁带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