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香山群的解体及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一带的香山群,由于各种原因,其时代和地层的划分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最终聚集在两个问题上的分歧:香山群的地层构造和化石产出部位的沉积构造环境分析上。根据野外的实际观察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香山群的构造并非成简单的单斜排列,各个单元的沉积也各具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三亚群(包括徐家圈组第四段)为秦—祁—贺裂陷槽裂陷初期的产物,分布于盆地的东缘,时代为中寒武—晚寒武世;第二亚群(不含徐家圈组第四段)和第四亚群为裂陷槽裂陷中晚期的产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北缘,时代为奥陶纪。结合区域地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早古生代贺兰裂陷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及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2.
E.  L.  Olson  R.  M.  Allen  王晓权 《世界地震译丛》2007,(2):16-21
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对于了解断层系统和地震危险是很重要的。关于断层破裂性质的若干假定已经提出,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Brune,1979;Fukao and Furu-moto,1985;Ellsworth and Beroza,1995;Beroza and Ellsworth,1996;Dodgeet al,1996;Mori,1996;Mori and Kanamori,1996;Singhet al,1998;Steacy and McClos-key,1998;Kilb and Gomberg,1999;Sato and Kanamori,1999;Ohnaka,2000)。大多数被引用的概念上的假设是断层破裂的级联模型(Burne,1979;Ellsworth and Beroza,1995,1998;Kilb and Gomberg,1999)。在级联模型中,滑动在断层的一小段上开始,只要条件有利,并持续破裂,直至延伸到断层面。这个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理论有2个基本含义:小地震以大地震相同的方式开始,破裂过程是不确定性的;换句话说,直到破裂停止之前,地震大小是不能确定的。在本文中我们说明,事件最终大小与破裂最初几秒的地震能量辐射频谱成正比。我们推断,地震震级能在破裂完成之前被估算出来。这一发现意味着破裂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确定性的,并且具有破裂过程物理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紫外线(UV)、发光二极管固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薄膜制品的新型小直径下水道侧部现场修复系统。  相似文献   
104.
在早古生代有一类特殊的弓笔石,其中有1949年奥布特建立的Averianowograptus,它的特征是第二幼枝再次分枝,也有葛里柯夫1969年建立的Kurganakograptus,它的特征是第一和第三幼枝再次分枝,这二者均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里古扎尔山;  相似文献   
105.
东昆仑肯德可克铁矿区二长花岗岩组成、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昆仑地区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在三叠世中—晚期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且伴生大量中酸性岩浆作用,其中肯德可克铁矿区发育的二长花岗岩是本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母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二长花岗岩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造山后期的伸展环境;LA-ICPM S锆石U-Pb测年得到其谐和年龄为(230.5±4.2)M a(n=7,M SW D=1.4),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并且其形成很可能与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玄武质岩浆底侵提供热源引起下地壳物质深融作用有关,是印支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依据岩貌,产状,包体,组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从陇山岩 深变质岩系中解体出了变质侵入体,建立了构造岩石单位,命名为殿子沟片麻岩和龙口湾片麻岩,证明其原岩分别是英云闪长岩-石岩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同时对变质侵入体的成因、侵位时代及其在稳定地块与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岩浆演化上的意义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7.
A.  Shakal  V.  Graizer  M.  Huang  R.  Borcherdt  H.  Haddadi  K.  W.  Lin  C.  Stephens  P.  Rollers  陈长林 《世界地震译丛》2005,(4):32-45
引言 2004年9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小镇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了Mw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因为广泛认可这个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所以在这一地区先前已设置了许多强地面运动台站和其他类型的地震台站。  相似文献   
108.
2004年损失惨重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是已经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之一。这种地震的破坏程度取决于断层滑动的范围和大小。在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后几小时得到的最初可靠的矩震级估计(Dziewonski and Woodhouse,1983)值为9.0级,但是,最近的长周期简正模式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09.
Dapeng  Zhao  S.  Todo  Jianshe  Lei  齐诚 《世界地震译丛》2005,(6):60-67
采用美国南加州1992年兰德斯地震(M7.3)的余震所产生的初至S波和莫霍面反射波(SmS,sSmS)的到时资料,得到了兰德斯震源区的精细地壳层析成像结果。反演仅用了2个相距约200km的地震台站所记录的数据。获得的成像结果具有25~35km的横向分辨率(亦即台站间距的1/6~1/a)。本研究表明,地壳内的一次和多次反射波对提高地壳层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极为有效。成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兰德斯余震都发生在断层带的高波速区内,说明地震的发生与断层带结构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石炭-二叠纪地层在新疆北山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总体为浅变质强变形的一套岩石,经重新厘定从老到新岩石地层单位有: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晚石炭世石板山组、胜利泉组和干泉组;早二叠世红柳河组,中二叠世骆驼沟组。其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浅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海陆交互相,为两个较为完整的沉积旋回,沉积物颜色为紫红色夹灰绿色,陆源碎屑为成熟度较低的石英和长石,显示了氧化条件、近源、快速堆积特征,反映为陆内裂谷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