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藏高原东部暴雨云团局地强降水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青藏高原(简称"高原")东部暴雨云团的局地强降水响应特征,使用FY-2卫星红外通道数据,选择降水开始前4小时直到降水结束后2小时的时段,对高原东部19次典型局地暴雨过程分两种方式进行云团分析,第一种方式为针对测站上空7×7像元范围的云团进行云顶温度变化等相关分析,第二种方式为对关键四省范围内的云团进行识别和追踪,并计算对流云团参数。对暴雨云团的雷达回波特征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7像元范围红外各通道的云顶温度变化趋势一致,降水阶段云顶温度先降后升,云顶温度梯度先升后降。云顶温度梯度极大值Gmax的峰值和半小时内Gmax的最大上升变化值ΔGmax均出现在强降水前(0—11 h),Gmax峰值次数为1—2次,云顶温度极小值Tmin的谷值多出现在强降水之前,Tmin曲线斜率大值阶段对应Gmax的大值阶段,ΔGmax,Gmax和Tmin的极值分别可达到22.3℃,48.3℃和-90.3℃。(2)用7×7范围云顶温度及温度梯度建立的降水量级预报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小时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且有一定的预报提前时间,预报误差在1个降水量级内。在考虑了Gmax峰值对强降水的贡献后R2由0.23提高到0.54,模拟的降水量峰值与真值峰值明显接近。(3)对流云团的识别追踪方法更简单有效,对形变较小的云团(相关系数≥0.5)的准确率为100%,对发生了合并或分裂等严重形变的云团(一般相关系数0.5)的识别结果正确而追踪结果无效;(4)高原东部暴雨云团均为中-β—中-α尺度,水汽柱深厚但强度比低海拔地区更弱,测站暴雨开始之前多数有对流云团覆盖,若对流云团空间参数位置靠近测站,当空间距离至少小于或等于15个像距时降水或强降水将在几小时内产生。(5)暴雨云团在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特征,且暴雨测站7×7范围Gmax峰值时刻对应有回波顶高度(18 dBz)的梯度极大值,红外1、红外2和红外3通道的Tmin谷值时刻分别对应回波顶高度极大值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极大值。本研究结果对高原强对流云团的识别、跟踪及短时降水预报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精密重力测量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介绍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精密重力测量和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观测资料表明 :库坝附近水荷载的直接重力效应明显 ,最大重力变化约 2 0 0× 10 -8ms-2 ,地下水渗透和地形变引起的间接重力效应 ,其影响范围离库岸约 5km ;库首区的最大重力变化区域在香溪附近 ,蓄水后的重力场变化需要继续监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利用微信的"点对点"、"互动交流"的优势,探索微信在开拓气象服务发布新渠道的发展思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广州天气微信挖掘微信平台本质,按"有用"且"能玩"的建设思路,以用户感知习惯为导向,以格点预报、自动站数据、精细化雷达等丰富的产品资源为基础,打破微信传统布局,通过前台菜单与后台管理的巧妙配合,实现"点菜"功能,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交互式气象服务微门户,并结合用户需求对气象数据进行挖掘和包装,创新设计出"我的晴雨钟"、"实况大PK"等好用又好玩的产品,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气象服务从"有什么给提供什么"向"用户需要什么就给用户提供什么"的转变,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娱乐需求。  相似文献   
74.
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在动脉硬化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正常人血管及24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血管的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将所有的CT图像进行低对比(kernel≤30f)薄层(slice≤3mm)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3 D 工作站,用软件CT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技术(VRT)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正常血管及病变血管在CT仿真血管镜中的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64例均成功地进行了CT仿真血管镜成像,40例正常组的血管仿真血管镜图像表现为血管壁光滑,管腔无狭窄;24例病变血管中,血管壁钙化24例78处,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24例,血管狭窄21例.动脉硬化斑块15例48处.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是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和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研究区16口钻井15条剖面数百片岩石薄片的详细鉴定,结合沉积史和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主要目的层马家沟组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马家沟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石灰岩类型多样,主要有泥晶—微晶灰岩、微晶—亮晶颗粒灰岩及云斑灰岩等;白云岩以泥晶—微晶白云岩为主。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为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不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重结晶、压实压溶、去白云石化、膏化等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76.
云南东川蒋家沟及其邻近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分布最广、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每条山沟几乎均为流石流沟,沟口都有面积不同、厚度不一的泥石流堆积扇,为开展泥石流堆积物组成和性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分析,探讨蒋家构及其邻近地区泥石流堆积物的机械、化学和矿物组成特性。  相似文献   
77.
在为水工建筑所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探中,了解基础岩石的裂隙性与渗透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了解岩石的裂隙性,进行硐探当然最为可靠。要了解岩石的渗透性,无疑的是以进行抽水试验比较精确。但硐探费用大,而且开挖至地下水面以下需要排水,增加了工作中的困难。进行抽水试验,器材设备又较复杂,同时又只限于在含水地层中进行。如地下水埋藏很深,岩石的渗透性又很强时,困难也很多。钻孔压水试验,就目前来看,可以说是了解岩石  相似文献   
78.
张苏平  胡桂芳  朱平盛 《气象》1996,22(11):3-9
利用1960-1994年胶东地区降水和水资源资料,用变点分析方法将35年分成A,B两个气候段,分析发现从A段到B段降水,立资源明显减少。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规律和降水变化规律一致,但前者的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地下水变化有一定持续性,气象干旱年的结束不意味着水文枯水年的结束。  相似文献   
79.
根据四川与云南两省水文手册和水文年鉴,及攀枝花水文站、金阳气象站、雷波气象站等资料,分析论述了该区降雨、径流、洪水等的水文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80.
辐射雾中振荡现象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  蒋瑞宾 《大气科学》1995,19(2):228-234
本文利用一维二阶矩闭合边界层土壤藕合模式模拟了夜间边界层中辐射雾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结果表明:湍流场和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对辐射雾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雾中液态水含量以及一些特征参量呈现准周期振荡变化,这种振荡和雾中湍涡的涨落有关。模拟结果和观测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