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九嶷山花岗杂岩体的Rb-Sr年代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九嶷山花岗杂岩钵全岩及单矿物组合的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获得了良好的成岩年龄值,其中雪花顶岩体为490±22m.y.,金鸡岭岩体为154±2m.y.,砂子岭岩体为170±4m.y.,天鹅寨岩体为150±8m.y.。其与地质时限完全吻合,表明岩体基本上未经后期重大的地质改造。根据岩体初始锶同位素比值高(0.715—0.718)稀土元素配分属铕亏损型和δ_(Eu)为0.16—0.49、全岩的δ~(1(?))O均大于10‰(10.08—11.87‰)及氧同位素测温,(其中两岩体的成岩温度为571℃及612℃)等信息认为,四个岩体均具有岩浆分异成因特点,但在形成时有大量地壳硅铝物质的加入。它们很可能是由地壳硅铝层重熔的花岗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2.
诸广铀成矿区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成矿作用受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93.
根据传感器所处位置的不同,闪电观测资料的获取主要有地面观测和卫星观测两种方式,二者各有优势,对两类资料质量的评估与对比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将我国气象部门国家级地基闪电监测网络——国家雷电监测网与低轨道卫星闪电探测器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在2009—2015年获取的中国区域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敏感度试验,确立了星地观测数据匹配的原则、方法和时空窗口阈值,提出了星地匹配比例MP(Match Percent)的定义并从年份、季节、昼夜三个维度对比研究了中国区域星地闪电观测数据的特征,分析了二者定位误差的统计规律和分布比例,讨论了影响因素.本文的工作为星地多源闪电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融合分析提供基础,也为新近发射的我国首枚静止轨道平台闪电成像仪的地面真实性检验和算法修正提供数据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4.
为认识统计山西雷暴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做好其预报预警,利用2013—2017年4—9月高空探测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山西39次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根据500 h Pa环流形势将其分为四大类型:西北气流型、冷涡型、西风槽前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切变型。统计分析了不同环流背景下雷暴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及其预警提前量。结果表明:(1)块状孤立对流单体是任一环流背景下山西雷暴大风的主要雷达回波形态。(2)副高切变型雷暴大风的最大回波强度、回波顶高、最大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值最高,冷涡型最低。(3)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对雷暴大风的指示意义最明显,预警提前量最多,可提前30 min以上。(4)雷暴大风发生时,有阵风锋和逆风区出现,但出现次数极少。研究结果对利用雷达产品预警山西雷暴大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
朱杰  张辉  张鹏翔  谢康  胡俊涛 《海洋学报》2010,32(9):6417-642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LaSrAlTaO3(LSATO),LaAlO3(LAO)和SrTiO3(STO)的单晶倾斜衬底上成功制备了Pb(Zr0.3Ti0.7)O3(PZT)薄膜,在三种倾斜衬底上生长的PZT薄膜中都首次发现了LIV效应.对PZT/LSATO薄膜在a,c轴两种不同取向择优生长下的LIV效应做了研究,发现在薄膜c轴取向择优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