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677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403篇
地球物理   440篇
地质学   1667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基线值是考察记录仪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记录仪的D分量为例,通过认真仔细地分析与探索,使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崇明台FGE磁通门磁力仪基线值不稳定的问题。这对基线值的确定和日常的数据处理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填绘出了大面积分布的早更新世早期香孜组冰缘区河湖相沉积。对该河湖相沉积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环境、所含化石特征和形成时代等的研究表明,它是第四纪冰期冰缘区的最早沉积记录,也是第四纪冰期的下限。为青藏高原建立气候地层层序、第四纪冰期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53.
藏北双湖地区上三叠统肖茶卡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双湖地区肖茶卡一带上三叠统肖茶卡群中发现2套砾岩,根据岩石组合、生物化石和界面特征,以2套砾岩为标志层。将原肖茶卡群分解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分别为肖切堡组、角木茶卡组和日干配错组。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方面阐述了3个组级地层单位的特征和划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第1期滇西昌宁—孟连带南部孟连—曼信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若干问题………………………………………………王义昭(1-黑龙江嘉荫地区古近纪早期古气候分析……………………………………………………………………全成,张林(10-1华北地块东部晚中生代至新生代岩石圈不均一减薄与改造模式………………………………………闫峻,陈江峰(16-2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的恢复与火山灾害性讨论………………………………………………………………………………………………魏海泉,白志达,李战勇,孙谦,樊祺诚,史兰斌,张秉良,徐德斌,胡久常,肖劲平,卢永…  相似文献   
955.
在拉轨岗日构造带佩枯错新发现了一条韧性剪切带,至少存在3期变形。韧性剪切作用可能与应变能转化的热能有关,应变能常沿断裂集中,形成方解石脉;然后,经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形成(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最后,由于山体重力势能的作用,伸展跨塌。该剪切带成为藏南拆离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6.
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国家4A级景区对29位老人与43位非老人进行分组问卷调查,对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自然环境感知、经济环境感知、社会关系感知、旅游及游客感知差异进行卡方检验(X^2).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环境感知存在着明显差异.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从旅游地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角度证实了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9个要素的结论,同时发现了中国老人的一些不同之处,提出了期待期的概念,提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7.
根据科研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借鉴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示踪物源的方法,对冲积平原景观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冲积平原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规律大同小异,表明冲积平原区成壤母质特性基本相同。利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细微差异能够有效判别成壤母质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8.
利用1-甲基咔唑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了吡咯环氮上氢原子与1-甲基间的距离,计算结果小于氢原子和1-甲基的范德华半径之和,说明氢原子和1-甲基之间存在空间位阻,这一作用迫使键角张大,或是发生扭转,使原子或基团离开芳香环平面,表明咔唑环上1-或8-甲基在化学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而在咔唑环可能的甲基化中,1-或8-甲基化反应速率较快,推测有更多的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959.
2004年5月西南季风潮及天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13—22日广东省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是典型的华南前汛期天气过程。它是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相联系的。分析发现,这次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过程大致上可分为“起潮”过程、“浪花”过程和“落潮”过程三个阶段。在这次过程中,印度洋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起了激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 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 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 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 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 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 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