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102.
沙尔德兰变质核杂岩位于准噶尔板块东南部的觉罗塔格构造带西段。糜棱岩化花岗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等构成了变质核杂岩的内核系统,石炭系阿奇山组、雅满苏组、土古土布拉克组和下二叠统恰特喀尔组等构成了滑脱系统,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构成了盖层系统。变质核杂岩平面上呈椭圆形,滑脱构造系统围绕核部向外倾,构成叠瓦状、铲状正断层系统。滑脱系统的地层单元有不同程度的减薄和缺失。糜棱岩化花岗岩具有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板内环境。其锆石U-Pb SHRIMP 谐和年龄为921.7±8.1Ma,代表岩浆结晶年龄。746~721Ma和630~600Ma年龄可能分别代表糜棱岩化的时间和静态重结晶年龄。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母变粒岩地层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沙尔德兰变质核杂岩的存在证明觉罗塔格构造带存在前震旦纪结晶基底。这种结晶基底与准噶尔板块东北部的褶皱基底一起共同构成了该板块的双层基底。  相似文献   
103.
准噶尔板块东南缘沙尔德兰地区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区属于准噶尔板块东南缘,即传统意义上的北天山东段,分布有两类A型花岗岩,一种是钾长花岗岩,另一种是正长花岗斑岩。其中阔台克力克能厄肯钾长花岗岩产于大南湖岛弧带,白坡南钾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斑岩均产于觉罗塔格岛弧带。白坡南与阔台克力克能厄肯钾长花岗岩同为弱过铝质,岩石化学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亏损Sr、Nb、P2O5、TiO2,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正长花岗斑岩从准铝质过渡到弱过铝质,岩石化学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到钾玄岩系列,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 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P2O5及TiO2,具有板内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钾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斑岩均属于A2型花岗岩。根据前人在北疆地区获取的研究成果,可将该区域岛弧环境结束与后碰撞岩石圈伸展环境开始的分界时限厘定为320Ma。根据我们的研究,白坡南钾长花岗岩体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38.3±4.3Ma,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78±2Ma。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坡南钾长花岗岩形成于B型俯冲阶段的岛弧环境,而正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后碰撞岩石圈伸展环境。由此证明,A型花岗岩不仅产于非造山和后碰撞伸展环境,还可以产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04.
裂变径迹研究显示中新世早期(23±3Ma)现今吕梁山及周缘地区发生了一次整体性快速隆升。中新世晚期(约8Ma前),吕梁山前、鄂尔多斯盆地及东部宁武—沁水盆地结束了长期剥蚀历史,开始广泛接受新生代沉积。沉积物的垂向叠置关系及横向展布特征显示:8.35~6.7Ma为吕梁山快速差异隆升期,在山前(东西两侧)堆积了冲积扇相芦子沟组砾岩层,暗示了吕梁山已经地貌上成山;与此同时地势相对平坦且摆脱地表水流影响的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堆积了风尘堆积—红黏土(保德组)。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6.7~1.8Ma),吕梁山西部山前及鄂尔多斯地区整体缓慢隆升,堆积了新近纪保德组上部、静乐组红黏土及早更新世午城组黄土—古土壤序列。受西部六盘山快速抬升作用影响,鄂尔多斯西部抬升速率略高于东部,于早更新世中期(1.8~1.4Ma)形成现今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和南北向晋陕谷地,进而黄河及其支流顺流而下。中更新世以来,鄂尔多斯地区沉积与抬升并重,最终形成现今黄土高原。吕梁山以东的沁水盆地中新世演化史与西部相似,上新世起盆地开始断陷,汾河地堑开始形成。断陷一直持续到早更新世,自下而上依次沉积了下土河组、小白组、大沟组、木瓜组湖相地层,盆地边缘则持续抬升堆积了静乐组和午城组风成堆积。中更新世以来,断陷结束,盆地整体抬升。  相似文献   
105.
用数值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资源评价时,需要给出每个节点上含水层底板标高值。在阐述了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及其计算步骤的基础上,指出变差函数在分析含水层底板标高的空间特性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6.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是影响陆面过程的重要参数。以往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的计算往往针对均一程度较高的下垫面。以珠海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为例,探索了复杂地形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的计算。用拟合法和粗糙元法计算了该地区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误差来源。计算结果表明,拟合法在这种复杂地形下的计算准确度并不理想,由于这种方法的代表范围较小,易受到周边地形影响而使测量结果不符合对数廓线的形式,从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与拟合法相比,粗糙元法可以给出所计算下垫面的具体范围。粗糙元法计算结果的代表范围比拟合法大得多,因此,粗糙元法比拟合法更加能够反映的是该区域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的总体情况。另外,粗糙元法可以计算那些因为风速资料不足无法用风速廓线直接加以计算的区域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根据拟合法的计算结果,冬季315~45°范围内,z_0=2.96 m,d=22.48 m;45~135°范围内,z_0=1.26 m,d=8.81 m。春夏季315~45°范围内,z_0=3.90 m,d=27.00 m;45~135°范围内,z_0=1.51 m,d=14.83 m。根据粗糙元法的计算结果,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 km×1 km范围内z_0分别为0.94 m、1.28 m、1.30 m、2.08 m;d分别为13.87 m、18.79 m、19.12 m、30.61 m。  相似文献   
107.
我国住宅室内装修的演变 我国住宅室内装修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福利装修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 此时,在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分房,既然具有“福利”性,住户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接受”的权利。室内装修的标准相差不  相似文献   
108.
1 引言 辽宁省的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且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因此对汛期旱涝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经分析发现,秋季(9~10月)旱涝对我省工农业生产也有同样重要影响,如秋季雨水多少影响水库蓄水量大小,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特别是次年农田灌溉。如1977年、1989  相似文献   
109.
110.
利用道积分法能够反演煤层的厚度,但其计算的煤层厚度往往受到地震子波的类型和主频的影响,根据煤厚的分布范围,选择合适的滤波频带,对道积分剖面进行滤波处理可以提高煤厚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