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76年8月16~23日,四川省松潘--平武交界地区的虎牙断裂带中南段发生了由7.2,6.7,7.2级3次地震组成的强震群,此前的1973年8月11日还在虎牙断裂带北段发生松潘黄龙.Ms6.5强震,这4次强震在空间沿NNW-近SN向虎牙断裂带由北而南分布.  相似文献   
42.
该文编制了一个基于服务器数据库的地脉动参数自动处理系统, 它利用FTP协议每天自动从测震台网中心的服务器中获取地脉动波形, 自动计算各个地脉动参数, 并自动把参数添加到地脉动参数数据库中。 同时编制地脉动参数查询与图形显示系统, 用户可使用IE浏览器查看地脉动参数和绘制变化图形。 初步研究认为, 在海南及邻区显著地震前和地震活动活跃时地脉动参数有一定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在2006年7月22日云南盐津Ms5.1级地震前,根据攀枝花仁和与西昌小庙地震台RZB-2型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提出临震预测和震后趋势判断意见的分析过程.实践表明,深入分析潜在震源体附近不同方位的多个台站差异性观测异常,对判断潜在震源体的大致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1973~1976年四川松潘强震序列的应力触发过程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航  闻学泽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4):994-1003
本文计算和研究了1973~1976年四川松潘4次强震组成的序列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图像,分析了由该序列各次事件引起的近场应力变化及其与后续强震发生以及余震分布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应力变化与随后25年区域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973年8月11日松潘黄龙6.5级地震导致虎牙断裂带中段上库仑应力的显著增加并触发了1976年8月16日的7.2级地震;此后,又沿断层向南相继触发了1976年8月22日的6.7级地震和8月23日的7.2级地震.该序列的绝大多数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发震断层的近场库仑应力增加区.另外,在该强震序列发生后的25年中、在距该序列发震断层中部约200 km范围内,6次5.0~6.6级地震均发生在由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微量的库仑应力变化增加区中.  相似文献   
45.
多年的实测数据表明,大桥水库的坝前水位年变化约40m,库水对库盆的静压变化大约为4×105Pa,比固体潮的作用大2个量级,水库的蓄水和放水是对库区影响最大的加卸载力源。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LURR),用库区的地震频次和能量分别研究在大桥水库诱发M_S4.6地震前后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桥水库及附近相对较大的范围和水体附近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当库水加载过程中发生小震群时,地震频次加卸载响应比Y_n和C_r值显示高值异常,表明研究区岩石处于临近破裂状态,其后发生4.6级水库诱发地震;蓄水前后地震频次库水加卸载响应比Y_n和C_r值的平均值有明显差异;在大桥水库诱发的4.6级地震前,库水加卸载作用导致的地震频次及能量的加卸载响应比在震前存在明显的高值异常,震后异常消失。大桥4.6级震例表明库水加卸载响应比可有效应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46.
朱航 《四川地震》2003,(4):14-20
对多年来四川地区的应力应变及重力观测资料的短临前兆异常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各台项在多次中等以上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并对其中一些异常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四川地区强震孕育从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区域性前兆异常的定量判据、预测方法,并使用R评分方法对研究区域和时段内的强震进行了内符检验。  相似文献   
47.
朱航 《四川地震》2004,(1):17-21
对20世纪中国大陆巨大地震进行了研究,认为1927年古浪8.0级地震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在构造上,与川滇地区的相对位置上,以及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过程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2个地震对其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形势的影响也具有相似性;这2次地震的发生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强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003年至2005年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为6.0~6.9级。  相似文献   
48.
金英金矿成矿阶段化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地介绍了金英金矿围岩、含矿岩层和矿区构造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脉间的穿切包容关系,将矿床形成划分为4个矿化阶段,即早期硅化石英-金-烟灰色黄铁矿阶段;微细粒硅化石英-金-星散浸染状黄铁矿阶段;重晶石、玉髓-金-赤铁矿阶段和微含金细粒黄铁矿—白铁矿迭加矿化阶段。详细地论述了个成矿阶段每一成矿阶段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w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patterns of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a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in Songpan (松潘), Sichuan (四川) Province in 1973 and 1976,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Ms8.0 Wenchuan (汶川) earthquake of 2008 was epicentered in a relevant Coulomb stress triggering zon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oulomb stress on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segments of the Longmenshan (龙门山) fault zone increased after the Songpan sequ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 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