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用瞬变电磁数据精细处理技术探测煤矿采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煤田采空区瞬变电磁资料的解释,笔者根据瞬变电磁纵向电导微分成像的原理,编制了集层状模型正、反演、微分电导成像、采集数据预处理以及传统的视电阻率等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瞬变电磁精细处理解释软件,并将这套软件应用于河南省老窑煤矿采空区的解释和推断工作中。结果表明:该软件处理速度快,成像直观,解释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焦家、三山岛、招平作为胶东西北部三大主要控矿断裂带,控制了胶西北地区近80%以上的金矿储量.金矿主要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了"阶梯式"分布型式.在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下,如何清晰准确地预测控矿构造陡缓相间的倾角变化规律,成为金矿深部勘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查明胶西北深部构造变化特征,本文应用地震方法进行了探索尝试.结合研究区以往地质、物探资料,构建了本区薄层反射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分析了采集参数,指导采集并获得了较高质量数据;针对变质岩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倾角大等特点,通过组合去噪、时频反褶积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地震信噪比;分析了该区地震反射波特征,以断面或蚀变带反射波直接进行断裂构造解释.明确了主要控矿构造在纵向上整体具有上陡下缓的"铲式"的特点,构造倾角30°~50°,局部达70°以上,呈倾角陡、缓相间阶梯式展布形态,且南东倾向断裂规模较北西倾向大.根据解释结果,预测了断裂带深度,指导了钻孔布设并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李屯铁矿为近年在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发现的隐伏富磁铁矿床,为空白区地质找矿新发现。本文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室内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揭示矿床成因。磁铁矿体赋存于李屯岩体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接触带附近的砂泥岩地层内。李屯铁矿中岩体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不同程度地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Ta等高场强元素,磁铁矿石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亏损K;高场强元素富集U、P、Hf、Ta,亏损Nb、Ti。岩体与磁铁矿石稀土元素均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李屯铁矿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期,成矿构造背景应为板块伸展扩张环境。李屯岩体的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的岩浆熔体;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及其形成的岩浆岩。磁铁矿成矿与李屯岩体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应是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床。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岩溶塌陷点主要集中在城区水源地与旧县水源地,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查明已知塌陷点范围及隐伏溶洞位置,进行针对性治理。本文通过应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与浅层地震,对已知土洞、隐伏溶洞及已知塌陷点进行探测,对东羊娄村与羊西村探测异常进行钻探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经分析研究认为:地质雷达能较好地分辨浅部土洞的位置;浅层地震探测深度较大,可以较准确地分辨覆盖层厚度与隐伏溶洞的空间位置,但对浅层土洞的分辨率较低;浅层土洞与隐伏溶洞在高密度电法电阻率断面图上有明显的反映,其分辨率不如地质雷达与浅层地震。根据不同物探方法的优点,结合研究区地质情况,提出了综合物探方法探测隐伏岩溶的最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控矿岩体的研究相对薄弱,该文对岩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李屯岩体平面形态呈不对称“马蹄”形,总体产状E倾,垂向形态呈“驼峰”状,侵位于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等地层内。岩性主要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辉长岩等。远矿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为富钙、富镁、贫铁的过铝质岩石;近矿闪长岩因热液影响显示为低钾系列,为贫钾、富钙、贫铁、贫镁的过铝质岩石。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构造背景下,深部岩浆沿齐广断裂上侵,在断裂东侧的奥陶纪及石炭-二叠纪等地层拉张空间就位,后经构造抬升、剥蚀,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岩体不仅控制了富铁矿体的产出,同时为其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沂沭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的大断裂,其深度切穿莫霍面,把鲁中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隔开,断裂带的活动情况影响山东地区大地构造的稳定性。以往的工作多集中在地表或近地表地质要素的调查和研究,局部也开展了一些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大多以剖面为主,对区内地质构造的认识比较局限。本文收集沂沭断裂带约14600 km2范围的区域重力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定性解释和三维定量反演,获得了区内地下30 km内的相对密度分布。综合研究了从诸葛镇到五连金矿的精测剖面,其中包括重力、磁法和大地电磁3种方法。由此得到以下几点结果:(1)揭示了区内东部地下存在一条巨大的隐伏隆起构造,深度约2 km到10 km,从南南西方向延伸到北北东,有3个局部核心区:分别是石桥子镇往西南约30 km范围、由桑园镇、五莲县金矿及许孟镇三者之间的区域、以湖头镇为中心向北向南各延伸约30 km范围。(2)地表观察的断裂F1和F2比由反演的相对密度确定的断裂F′1和F′2向东偏移,而且北部偏移比南部更大。(3)重力、磁法、大地电磁测深综合剖面S1—S2研究表明,沂沭断裂带北段内岩矿石具有较低的相对密度、较低的磁性和较低的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禹城取得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但区内尚有多处局部异常尚未查证。该区新生界厚度大(900~1100 m)、磁铁矿体埋藏深,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弱,找矿难度大。为系统总结该区磁铁矿异常特征,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重点剖析了禹城李屯地区航空重磁平面异常特征、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铁矿主要重磁异常找矿标志,主要为化极磁异常、剩余磁异常、垂向导数和总梯度模的异常中心,圈定了叠道村和于庄村2处找矿靶区。通过地震约束下的2.5D重磁剖面反演,推断了矿体赋存位置,指导部署了验证钻孔孔位,经钻探验证在禹城市李屯地区叠道村异常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和其他深覆盖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齐河地区被大面积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覆盖,但富铁矿资源潜力大,隐伏岩体的圈定对于提高厚覆盖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航空重磁数据处理提高解释的准确性,利用航磁△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航空重力剩余异常等实现隐伏岩体范围圈定,在研究区共圈定6处中基性岩体,并利用航磁切线法、航空重...  相似文献   
19.
富铁矿是我国紧缺的战略矿产资源,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安全。提出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的矽卡岩型富铁矿“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和华北赋煤区“煤下找铁”四级渐进找矿预测方法,在研发深覆盖条件下微弱地学异常信息提取和增强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深覆盖区“空—地—井”协同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在重要矿集区实现了富铁矿深部找矿突破,开拓了我国富铁矿深部找矿新方向,对提升我国富铁矿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层中常见到多种矿产富集的现象,特别是有岩浆侵入的地区,更有利于多种矿产的生成和保存,大大提升了矿产资源的勘探效益与开发价值。以山东黄河北煤田为例,开展中生代岩浆侵入与古生代多矿产(煤炭、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富铁矿)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北煤田石炭–二叠系构造条件和沉积环境利于煤层的发育,平面上煤层分布具有东多西少、东薄西厚、北薄南厚的特征,纵向上具有下厚上薄的特征;煤层气藏具有煤层厚度中等、煤级分布广、含气量中等、吸附性好、特低欠饱和、低孔较高渗、欠压、埋深适中的特点;煤系页岩气藏具有泥页岩累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能力中等、Ⅱ型干酪根为主、成熟度中等、低孔特低渗的特点;中生代岩浆侵入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地层中,含矿热液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和磁铁矿化,形成了接触交代型富铁矿床;中生代岩浆的侵入与岩浆热变质作用,使得研究区上覆煤系中出现了以岩浆侵入体为中心的煤类分带和局部地区煤层气与煤系页岩气的大量产生与成藏。煤层和泥页岩含气量、孔隙率/孔径、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和生烃能力与距离侵入体的距离成负相关关系,且煤层距离侵入体越近,气体的吸附性能越弱,以游离态为主。综上,中生代的岩浆侵入作用控制了古生代多种矿产的形成与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