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2.
63.
汪华  黄笞  金石声 《贵州气象》2011,35(2):46-47
区域自动气象站具有分布面积广、资料数据准确、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的特点,在气象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区域中心站服务器软件系统在日常运行维护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4.
针对目前可建设光伏屋顶面积实测工作强度大、成图效率低、要素难以测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辅助光伏屋顶面积测算的方法。本文从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内业成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三维模型平面位置中误差为3.9 cm,高程中误差为4.3 cm,建筑物房角点中误差为3.1 cm,建筑物边长中误差为3.1 cm,房屋建筑物面积较差小于城市商品房二级精度面积限差,在案例中检测的各项精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因此本文方法用于可建设光伏屋顶面积测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崩岗是发生在我国南部地区一种典型的水土流失现象,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有利于崩岗防控.建立崩岗风险评估体系和崩岗评估模型是崩岗风险评估的基础,而不同的评估模型对崩岗风险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探究不同模型在崩岗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差异,提高预测精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龙门镇小流域为例,根据风险因子与崩岗发生之间...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旧版GNSS/MET水汽报文处理系统因程序崩溃导致报文发送不及时等诸多问题,该文基于Zabbix-高可用性集群,通过程序开发设计了水汽报文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心站系统和报文监控与告警系统,有效提高了报文传输及时率,节约了计算资源,实现了资料监控到自动化运维的全流程保障。  相似文献   
67.
R—藻红蛋白的某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红藻(Rhodophyta)、蓝绿藻(Cyanophyta)和隐藻(Cryptophyta)中有着不同的藻胆蛋白,它们是这些藻类在光合作用中的辅助色素。藻胆蛋白是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等的总称。这些蛋白质以共价键方式连结着开链的四吡咯发色基团:  相似文献   
68.
壳聚糖特性粘度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分子量 (或粘度 )、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产品在 2种不同测定条件 (30℃ ,0 .1mol· L-1CH3 COONa- 0 .2 mol· L-1CH3 COOH为溶剂 ;2 5℃ ,0 .2 mol· L-1Na Cl-0 .1mol· L-1CH3 COOH为溶剂 )下利用常规外推法和常用一点法经验公式所得的壳聚糖的特性粘度值表明 :一点法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壳聚糖的特性粘度值与用常规外推法所得的特性粘度值间的偏差最小 ,适合于快速测定壳聚糖特性粘度 ,进而可求得其粘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69.
石钰  马恩朴  李同昇  芮旸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1380-1390
降低洪灾社会脆弱度是缓解洪灾社会影响,建立洪水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敏感性、适应性和暴露度3个方面构建微观尺度下的洪灾社会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康市4个滨河村庄为例,运用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户的洪灾社会脆弱度,并通过BP神经网络分析厘清评价指标与社会脆弱度之间的重要性关系,识别出洪灾社会脆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作为降低农户洪灾社会脆弱度的实践依据。研究表明:①案例村调研样本中近一半的农户处于高社会脆弱度等级,由此推算,研究区有715个农户具有较高的洪灾社会脆弱度;②受访者健康状况、防汛信息渠道、避灾疏散方式、建筑质量、是否有病残人口、家庭收入多样性、5岁以下幼儿比重和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是农户社会脆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③基于农户视角的洪灾社会脆弱度评价能准确地识别出脆弱度较高的农户,其结果在降低洪灾社会脆弱度方面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基于农户利用效率的平原和山区耕地利用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是引起土地利用系统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的深层因素,当前学者从多个视角对耕地利用形态展开了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农户层面深入探讨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揭示农户耕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为切入点基于平原区寿光市和山区沂源县农户调研数据,从农户家庭劳动力要素变动与农业生产决策视角对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寿光市和沂源县耕地利用效率较低,并且存在地貌类型和农户类型上的差异,平原(寿光市)耕地利用效率要高于山区(沂源县),老年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低于年轻农户。在影响路径方面,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生产要素投入和耕地产出直接影响耕地利用效率,而种植结构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