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实验室内进行预富集水中金的各项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中部地区2个不同自然景观和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进行水中金预富集方法各项条件试验和有效性试验。研制出一套快速、简便的野外现场水中金预富集方法技术;发现旱季水中金含量明显高于雨季水中金含量,水化学测量一般宜在旱季进行;采用洗净盐酸型泡塑预富集水中金的方法,在已知金矿开展面积性水化学测量中发现较好的金异常;在疏松厚覆盖区,以往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未发现异常的地段,水化学测量有明显的金异常存在,说明该方法在寻找金盲矿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喜宽  王忠  李世宝  张青  廖蕾  孔凡吉  张宝 《地质与资源》2007,16(3):161-166,233
根据对内蒙古赤峰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可作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该矿床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该区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法的选择,土壤测量在该区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世宝 《浙江地质》2011,(11):31-32
永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开始着力实施“建设五大中心,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总部中心作为“五大中心”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努力,已初显雄姿、初见成效。2009年总部中心被授予全国首个县级市“中国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称号,2010年被省政府列为首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总部中心正在朝着打造中国五金总部中心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永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开始着力实施"建设五大中心,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总部中心作为"五大中心"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努力,已初显雄姿、初见成效。2009年总部中心被授予全国首个县级市"中国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算法不能够很好地保留道路交叉路口特征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交叉路口特征点的矢量数据化简算法。把曲线上的特征点分为交叉路口特征点和重要的特征点两类,对两类点分别进行处理得到分段点;利用相邻的分段点作为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首尾点,对每段子曲线以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选定最优距离阈值,进行逐段化简。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化简道路矢量数据并保留交叉路口和重要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16.
乌梁素海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由大由小依次为:Hg>Cd>As>Cu>Pb>Cr>Zn,Hg和Cd的生态风险远远大于其它金属。乌梁素海不同区域生态风险大小不同,湖区西部和北部较大,东部和南部较小,这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有关。乌梁素海底泥由于具有重金属污染风险,因此作为农田肥料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蒙边境阿巴嘎段位于内蒙古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上,近年来在该地区通过综合找矿方法相继在哈达特陶勒盖、莫若格钦、高尔旗、甘珠尔善德、阿扎哈达等地发现了一批以铅锌矿为主,伴生银的小型-中型中温脉状热液型矿床,确立了阿巴嘎旗北部铅锌矿集区的重要地位。本文对区域的和矿集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归纳,结合矿集区内高尔旗、哈达特陶勒盖两个典型铅锌(银)矿床实例对该类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介绍,并从矿体赋存空间的角度得出该类矿床是受层(泥鳅河组地层)、位(断裂构造部位)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根据该类矿床发现过程和成矿特点,提出了适合本区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富硒耕地范围内51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硒形态研究,探讨硒含量特征、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总硒含量在(0.19~0.48)×10-6,平均值为0.33×10-6,属于适量—高硒土壤环境。7种硒形态中,残渣态、腐植酸结合态与强有机结合态为主要赋存形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合计占比仅为13.67%。水溶态硒分级以中等—高硒为主,合计占比达到92.16%,不存在水溶态硒缺乏状态。土壤各形态硒含量与总硒含量相关性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Eh值和CEC等因素对硒形态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河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主产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为葵花、小麦及玉米,通过对该区农作物及根系土样品连续五年的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硒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造成富集程度的差异除了与农作物品种不同有关,还与土壤化学成分、酸碱度、理化性质、形态及有效态密切相关,本文就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合理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梁素海底泥总氮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湖泊底泥作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主要源与汇,对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的现象,研究了底泥总氮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底泥中总氮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径向分异特征;其在乌梁素海沉积剖面上具有随深度增加含量递减的规律。乌梁素海底泥氮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20世纪90年代,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开始加速。通过研究湖泊底泥中氮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