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付华  李俊彦 《地理研究》2010,29(3):565-573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兴安盟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旅游兴盟"的进程,需要明确该地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分布格局和组合状况。通过路线调查法,按照GBPT18972 —2003资源分类体系,建立旅游资源单体数据库,运用均方差和经验公式进行计算,重点研究兴安盟旅游资源单体等级、空间格局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兴安盟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具有中部少、南北部多的特点。旅游单体密度以乌兰浩特市最大,科右中旗最低。科右中旗的 D (X) 最大,不同类型的单体数量对比十分显著,以科右中旗S最大,旅游资源组合状况最优。结合区域旅游业特点,提出了兴安盟和5个旗县市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品质和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本刊讯6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签字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签字仪式由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主持。当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郑州亲切会见来豫调研的徐绍史一行.双方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  相似文献   
43.
焦红军  郑拓摄影 《河南地质》2012,(8):F0003-F0003
本刊讯6月30日至7月2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古生物学家、祖籍我国四川的美籍华人学者孟津教授,应邀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7月1日上午,孟津教授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多功能厅作了题为《新生代地球环境变化与亚洲生物群的演替》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结合他本人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成果积累,辅以宇宙周期变化、南极科学考察、蒙古野外调查等视频画面.为省地质博物馆职工和观众介绍了地球环境变化、亚洲生物群演替、人类演进趋势等诸多学术观点,激发了听众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44.
45.
2012年2月27日,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致信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副省长才利民、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副专员王春秋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作工作报告,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忠明主持会议。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郑金兰,省煤田地质局局长刘焕立,17市分管副市长,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柏贵生,  相似文献   
46.
近日,商丘市睢阳区南湖湿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东方白鹳。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在东北地区中北部繁殖,被列为濒危物种,全球仅存4000余只,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  相似文献   
47.
2011年4月19日,山东省地质学会学术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地矿大厦召开。会议由山东省地质学会秘书长王来明同志主持,山东国土资源杂志主编张增奇教授级高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张成基教授级高工、山东科技大学杨锋杰教授以及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省地质一院、三院、四院、六院、鲁北院等20余位地质专家到会。  相似文献   
48.
4月9日,全省第四届国土资源好新闻评选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大众日报社、山东电视台、新华社山东分社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评选会。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庆坤出席了评选会。  相似文献   
49.
4月2日,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1:1万数据采集、更新与建库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等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山东省测绘局局长吴玉海、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院长董同玉等参加会议,项目合作单位代表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50.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原油储备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原油储存方式为地面油罐储存,其技术成熟、建设周期较短、全世界已经建设有大量的地面原油罐,而另外一种储备型式地下存储原油,则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兴石油储备方式。国内目前一般都选则花岗岩体作为建库岩体,采用此方法建设地下洞库对岩石条件限定较严格,目前国内在建的几座地下洞库都分布于东部沿海花岗岩地区。本文主要研究利用废弃石膏矿存储原油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内某石膏矿区的工程地质特性、水文地质特性、围岩稳定性分析、室内原油浸泡试验、原油储备综合分析等综合手段研究,初步得出了该石膏矿区具有较好的地质条件; 场区区域稳定性好无断层通过,石膏矿体平均厚度为458.42m,石膏矿岩样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为55.45MPa、石膏矿体的岩体质量为Ⅱ级,采房及各种巷道围岩稳定,石膏矿吸水率范围在0.014% ~0.036%,吸油率范围在0.060% ~0.083%。同时石膏矿储备原油具有节约土地、投资省、运营定员少、安全性高、环保污染少、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该石膏矿区已经具备建设地下原油储备的基本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