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2016年9月15日8时至17日8时,连续强降雨导致元谋全县境内多处发生泥石流灾害,特别是2016年9月17日9时黄瓜园镇海洛村及朱布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简称"9·17"泥石流),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雷弄大箐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对预测未来泥石流的发生起很好的参考作用,为泥石流治理和防治提供依据。分析总结"9·17"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和特征,从降雨、地形和物源条件等方面对泥石流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的前期降雨量,极高的日降雨量和短历时高雨强是泥石流的激发因素,充足的前期降雨量可以极大削弱物源地岩土体的强度;东山地区大部分泥石流沟的山坡坡度和沟床比降属于泥石流易发范围,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区内泥石流物质来源丰富,物源主要集中在区域性断裂和人类活动区附近,为箐沟暴发泥石流提供了必要条件。"9·17"泥石流是有利的地形、充足的物源和高强度的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会泽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采用等效裂隙介质模型概化矿床充水含水层,并利用矿坑涌水资料及矿区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应用里兹有限元法计算和预测了麒麟厂矿坑深部1511、1451中段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3.
丽江—大理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大理地区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新构造保存较全。新构造运动造成了晚新生代及第四纪的地层普遍褶皱和断裂,表现出强烈性、差异性、振荡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等特征。同时,它又是十分重要的造貌运动,导致了高原面的形成与解体,奠定了该区现今地貌格局,对滇西北地区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现今的主要水系定型;使处于鼎盛时期(N-Q1)的古湖泊加速收缩;生态环境退化;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本区地质环境的演化和地质灾害的发育,促使山地地质灾害进一步恶化,区域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昆明地热田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分析,建立了考虑温压变化和越流条件的岩溶热储层中地下热水的水流和溶质(污染物)运移的准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对开采条件下地热田Ⅱ 块段地下热水系统中水位及F- 、Cl- 、NH+4 、SO2-4 浓度的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仿真性。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流场和溶质浓度的动态变化趋势,为防治地下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