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点—轴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带作用、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该文在分析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西北地区分布有序的旅游“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影像匹配过程中,粗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获取稳健性较高的特征点进行无人机影像匹配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经典的RANSAC算法进行粗差剔除,该算法受抽样次数、误差阈值的影响,还会残存部分误匹配的特征点。利用图论原理,对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点进行预处理,通过构建特征点的能量函数剔除能量较低的特征点,可以提高匹配特征点的稳健性,减少特征点的粗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将图论算法与经典的RANSAC算法相结合进行粗差剔除。该方法命名为GSIFT-RANSAC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提高特征点的稳健性,获取高精度的单应矩阵。采用两组无人机影像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与单独利用图论剔除特征点的算法相比,粗差剔除率分别提高了5.31%和14.29%,说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山体滑坡对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准确识别滑坡变形对预防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BAS-InSAR技术可以进行空间连续地表变形监测,但无法精确获取滑坡边界的变化。为了综合监测滑坡,本文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与无人机影像结合的滑坡变形监测方法,利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24日,共计80幅升轨Sentinel-1A SAR影像,进行了VV极化和VH极化数据处理;然后通过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区地表雷达视线(LOS)方向变形速率,选取了若干变形点进行滑坡体变形时序分析;最后采用无人机获取滑坡影像并提取滑坡边界,分析了滑坡边界的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的滑坡变形和无人机获取的滑坡变形趋势基本吻合,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取滑坡的综合变形情况,对滑坡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测量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中,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数据处理环节。软件的交互式操作也是一项重点的研究领域,虽然所面对问题的复杂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操作软件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的工具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并不涉及软件的全部。本文以有限状态机(FSM)为模型基础,研究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一键式"交互测量方式。在该方式的后台,对复杂的测量逻辑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相应的划分,划分为若干的有限状态机。最终通过一个按钮,实现了测量过程中的多项控制参数的设置和具体的测量工作,这种操作模式降低了软件的使用难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广泛投入实际应用的3D GIS平台Skyline为基础平台,从着色的角度研究真实感模型的程序自动生成方法。程序生成的方式除了可以增强对象的立体感之外,还可以对构成模型的面片数量加以控制,以免对系统造成运行负担。最后将程序成功地运用到管线的自动建模及数据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丘陵山地,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基于村落尺度分析人口分布更接近实际。位于秦岭山地向黄土丘陵区过渡的天水地区,从市域、县域、乡镇到村落,随着分辨尺度的缩小,人口空间分布上的疏密不均现象越突出,变异系数迅速扩大。在7 915个由城镇、村落和居民点构成的斑块上,面积在1.0~10 hm2范围的较小斑块占84.7%,表明分散的、小规模的村落仍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用非线性函数分析人口密度与村落用地比例、单位面积上的斑块数量、斑块大小的关系,可以较好地揭示人口分布上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天水人口分布在地域上明显地表现为河谷高密度区、丘陵中密度区、山地低密度区三种类型,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劳作半径和村落间距离在三种类型中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滑坡灾害因其极大的破坏性而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快速、高精度地自动检测滑坡体成为主要研究问题。针对滑坡体检测数据不足、精度低、检测滑坡体不完全等问题,本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的优点,以Transformer为主体,采用DETR网络实现滑坡体的自动检测。首先,对于数据集数据不足的问题,采用离线数据增强的方式实现滑坡体数据增广;然后,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DETR网络结构对增广数据集进行多尺度训练和预测;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ETR网络对滑坡体检测的平均准确率(AP)达0.997,可准确识别和检测滑坡体。此外,试验结果还验证了数据增强可有效提升DETR网络对滑坡体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