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白云鄂博原型钡铁钛石晶体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钡铁钛石是白云鄂博REE-Nb-Fe矿发现的首个新矿物。迄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关于原型钡铁钛石的化学分子式却有不同的表述,有的甚至殊异。拙文对这些写法各异的分子式进行了梳理,结合我们和国内外对原型钡铁石及其类似矿物的晶体结构测定,运用其最初发表的化学成分,按3种方法,重新计算矿物单位分子式中的离子数并分别加以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原型钡铁钛石的晶体化学式作了初步改进。再者,关于原型钡铁钛石的晶胞参数,国内外亦存在歧见。主要根据晶体结构初步精修,借鉴东海产钡铁钛石晶体结构精测的启示,对原型钡铁钛石的真晶胞参数作了持之有据的推论。看来,原型钡铁钛石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可以肯定,它的晶体化学式、晶胞参数和晶体结构需要厘正、辩正和修正。  相似文献   
62.
库车盆地内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沉积, 尤其是盆地的中部和西部盐层发育好, 厚度大, 局部盐层己暴露地表, 是找寻各种盐类矿床及钾盐的有利地区。DZK01孔是近年来在库车盆地实施的一口以找钾为目的的科研探井。本文主要通过对钻孔古近系蒸发岩岩芯样品进行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研究, 进而对盆地成钾环境进行分析。DZK01孔古近系蒸发岩以含泥砾石盐岩为主, 含泥砾石盐岩为构造成因, 是古盐湖高度浓缩的产物。盆地古近系蒸发岩以沉积石盐为主, 钻孔中含钾矿物为钾石膏, 钾石盐和光卤石, 同时含钾矿物的发现证明了库车盆地古盐湖可能达到钾盐析出阶段。通过样品分析可知, 库车盆地古近纪时期古盐湖沉积环境为封闭的浅湖沉积环境, 盐湖发育过程中有五次较大规模的淡化事件, 盐类物质得到很好的聚集, 具有良好的成钾环境。  相似文献   
63.
对封门矿区七个不同品种的青田石("封门青""金玉冻""黄金耀""朱砂""水草""紫罗兰""三彩")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等测试,对其主要矿物组成,矿物组合及颜色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封门青"和"金玉冻"均为成分较纯的叶蜡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黄金耀"的矿物组合为伊利石+少量叶蜡石,属于伊利石型青田石;"朱砂"的矿物组合为叶蜡石+石英+赤铁矿+高岭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紫罗兰"的主要矿物组成是叶蜡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其紫色花星成分可能为贫铁蓝线石;"三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但其三个不同颜色(灰色,土黄色,黄绿色)部分的矿物组合不同,石英的质量分数较高且结晶较好是"三彩"显颗粒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1958—2012年在中国发现的新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濮  李国武 《地学前缘》2014,21(1):40-51
截至2012年底,在中国发现的新矿物共有124种,文中综述了它们的中英文名称、化学式、产状产地、发现者和所登刊物。除5个矿物种以外,全部矿物种均获IMA CNMNC批准。文内分析了它们在晶体化学分类体系中矿物大类和矿物类中的分配及其在类中的种数,并计算了前者与同类矿物种总数的比率,以了解它们所处的地位。新矿物种数量与所产的地质体(岩体、矿床)的成因、地球化学背景和形成条件等有密切关系,一般均产于中国的特殊矿床或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为了加速发现新矿物,建议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联合与协作,发挥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应注重对细小稀有矿物、离子晶体化学占位、有序无序、非晶质矿物、有机矿物等的关注和精细研究,并要重视现代测试技术的应用。新矿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5.
作者在研究草莓红绿柱石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来自马达加斯加和亚富汗草莓红绿柱石矿床的,原来认为是草莓红绿柱石(Pezzottaite)的紫红色至无色样品,其晶形外貌虽然与草莓红绿柱石相似,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也相近,最后被测定  相似文献   
66.
在中国辽宁金刚石中获得的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为一单晶碎片包裹体,与其共存的金刚石包裹体还有刚玉、碳化钛、红色金刚石碎片、钙钛矿、二氧化硅等。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确定该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成分超硅高钙缺镁,8个分析点平均值计算的矿物分子式为(Ca2.35Fe0.49Mn0.15Mg0.02)3.01(Al1.08Fe0.48Si0.44)2.00(SiO4)3,根据Kenneth等(2000)提出的计算压力的公式得到该包裹体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形成的压力为14GPa,估算形成深度达400km。用四圆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石榴石的晶体结构,a=1.195 15(4)nm,求得了各原子的座标、占位度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用I>2σ(I),计算得到R1=0.077 9,WR2=0.141 6,Goodness-of-fit(F2)=1.382。在该高硅钙铁榴石包裹体中还存在微米级二氧化硅(呈四边形断面)和氧化铁(含钠)的包裹体(析离体),它们可能是斯石英和方铁矿(或似沂蒙矿)。从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的成分判断,其物质来源具壳源性质,由此推断的大陆壳俯冲深度要超过400km,这与地球物理探测郯庐断裂已切穿了上地幔、进入软流圈的看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67.
西藏蛇绿岩地幔中的主要自然金属矿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蛇绿岩块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中 ,揭示出一个由 70~ 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 ,包括自然金属、合金、硫 (砷 )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等。这些矿物呈包裹体或脉石产于铬铁矿石中 ,经人工重砂分析 ,自然元素矿物有自然硅、自然铁、自然锌、自然铅、自然铝、自然铬、自然锡、自然镍、自然钨、自然钛、自然锇、自然铱、自然钌、自然钯、石墨、金刚石、自然金和自然银等。文中选择一些自然元素矿物 ,探索这些地幔矿物特点以及蛇绿岩和铬铁矿的形成机制。根据共生矿物群以及罗布莎地幔橄榄岩为新鲜的未蛇纹石化的岩石 ,认为罗布莎自然元素矿物与蛇纹石化作用无关。它们可能是在地核形成时期滞留于地幔中的成核物质 ,抑或是核幔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 ,后来被铬铁矿矿浆捕获 ,并同铬铁矿一起由地幔柱作用和板块作用侵位于浅部并仰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68.
叶绿矾是具有岛状基本结构的硫酸盐类矿物,对产于新疆东天山北部红山矿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叶绿矾进行单晶衍射实验发现,该叶绿矾具有明显的超结构弱衍射点,利用包括弱衍射点在内的全部可观察点求得的超晶胞参数为:a=1.49441(7)nm,b=1.83429(9)nm,c=1.14507(6)nm,α=93.2390(10)°,β=112.0330(10)°,γ=98.2800(10)°,V=2.8583(2)nm3,空间群为P1,Z=3。去掉弱衍射点后利用强衍射点得到的最小亚晶胞参数是a=0.737121(4)nm,b=1.83079(11)nm,c=0.73106(4)nm,α=93.9250(10)°,β=102.7252(10)°,γ=98.9463(10)°,V=0.947321(2)nm3,空间群为P1,Z=1。超晶胞与亚晶胞相比体积增加了2倍,其b轴的方向和大小基本不变,a和c轴产生了差异。该叶绿矾的晶体化学式为Fe0.656Fe4(SO4)6(OH)2·19.4H2O,属高铁叶绿矾。结构中,部分Fe-O八面体和SO4四面体联合形成的复合链,并沿[102]方向分布,形成一种稳定的骨干结构;部分孤立Fe-O八面体,位于链间,阳离子相当于晶体化学式中A位置的离子,通常有缺失。链和孤立八面体的分布均平行(010)面网,分别构成链层和八面体层,并按2∶1的比例堆垛,结构单元之间全部由氢键相连。超结构产生的原因是电价补偿机制造成的孔道中Fe的位置分离和占位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69.
安康矿是熊明同志于1982年在陕西安康发现的一种天然Ba,Ti(V、Cr)氧化物新矿物[1],具有hollandite型基本结构,化学通式:Ax(B8-yCy)8O16,(0.5<x<1.6,0<y<4)其中A为Ba、K、Rb等大阳离子,B为4价Ti、Mn等小阳离子,C为3价小阳离子Al、Fe、Cr、V、Co、Ni等,可类质同象代替B位阳离子.结构中由于大阳离子的占位及位置位移等特殊结构导致了该类型矿物普遍存在非公度调制结构现象[2-4].该类型矿物材料在固体电解质[5]、放射性污染同位素晶格固化[6]、NOx化合物处理催化剂[5]以及绝热等功能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闪叶石是一种碱性岩中富含Sr、Na、Ca及Ti的硅酸盐矿物,主要产于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及正长岩中.其中俄罗斯希宾地区发现过多种闪叶石,我国的赛马碱性岩中也由丰富的闪叶石产出.闪叶石的晶体结构最初由Gossner等(1935)提出的斜方晶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