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在中国辽宁金刚石中获得的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为一单晶碎片包裹体,与其共存的金刚石包裹体还有刚玉、碳化钛、红色金刚石碎片、钙钛矿、二氧化硅等。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确定该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成分超硅高钙缺镁,8个分析点平均值计算的矿物分子式为(Ca2.35Fe0.49Mn0.15Mg0.02)3.01(Al1.08Fe0.48Si0.44)2.00(SiO4)3,根据Kenneth等(2000)提出的计算压力的公式得到该包裹体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形成的压力为14GPa,估算形成深度达400km。用四圆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石榴石的晶体结构,a=1.195 15(4)nm,求得了各原子的座标、占位度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用I>2σ(I),计算得到R1=0.077 9,WR2=0.141 6,Goodness-of-fit(F2)=1.382。在该高硅钙铁榴石包裹体中还存在微米级二氧化硅(呈四边形断面)和氧化铁(含钠)的包裹体(析离体),它们可能是斯石英和方铁矿(或似沂蒙矿)。从高硅钙铁榴石(Majorite)的成分判断,其物质来源具壳源性质,由此推断的大陆壳俯冲深度要超过400km,这与地球物理探测郯庐断裂已切穿了上地幔、进入软流圈的看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72.
白云鄂博原型钡铁钛石晶体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钡铁钛石是白云鄂博REE-Nb-Fe矿发现的首个新矿物。迄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关于原型钡铁钛石的化学分子式却有不同的表述,有的甚至殊异。拙文对这些写法各异的分子式进行了梳理,结合我们和国内外对原型钡铁石及其类似矿物的晶体结构测定,运用其最初发表的化学成分,按3种方法,重新计算矿物单位分子式中的离子数并分别加以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原型钡铁钛石的晶体化学式作了初步改进。再者,关于原型钡铁钛石的晶胞参数,国内外亦存在歧见。主要根据晶体结构初步精修,借鉴东海产钡铁钛石晶体结构精测的启示,对原型钡铁钛石的真晶胞参数作了持之有据的推论。看来,原型钡铁钛石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可以肯定,它的晶体化学式、晶胞参数和晶体结构需要厘正、辩正和修正。  相似文献   
73.
Mg-Fe电气石的热膨胀与相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Mg-Fe系列的两种电气石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热膨胀与相变研究,发现电气石在900℃以下保持稳定,900-950℃分解,镁电气石分解为堇青石-α与非晶质,黑电气石分解为赤铁矿与Al5(BO3)O6。加热过程中电气石晶胞大小发生变化,是晶体热膨胀与Fe^2 →Fe^3 替代、OH^-→O^2-替代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含Fe的电气石中,晶胞收缩幅度取决于电气石中Fe^2 的含量;800℃时,Fe^2 完全氧化,表面赤铁矿晶出,晶胞收缩显著。电气石的热膨胀率为锂电气石>镁电气石>黑电气石;c轴>a轴。  相似文献   
74.
东海榴辉岩中发现未知Fe—Cr—Ni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苏鲁地区榴辉岩期间 ,笔者发现了一种取自新鲜块状榴辉岩中的未知矿物。岩体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与蒋庄之间 ,地表露头为风化残积物。围岩属片麻岩 ,榴辉岩与其呈构造接触关系 ,附近有二辉橄榄岩相伴生。岩石以草绿和浅红色调为主 ,具块状或片麻状构造 ,粒状变晶结构。据原地矿部郑州综合研究所测定 ,岩石化学成分 (wB/% ) :SiO246.0 4,Al2 O31 2 .91 ,K2 O 0 .1 9,Fe2 O34 .78,FeO 1 1 .99,MnO 0 .2 5 ,MgO 6.5 3 ,CaO 1 0 .3 3 ,Na2 O 3 .2 4,TiO2 3 .0 5 ,P2 O5 0 .2 6,烧失量 0 .78,总计 1 0…  相似文献   
75.
硅灰石矿物在有机酸体系中的溶解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硅灰石—有机酸体系的溶解试验研究表明,硅灰石在有机酸中表现为极大的溶解潜力,溶解特点与有机酸的官能团有较大的关系,在多宫能团的有机酸中,不仅将硅灰石中的Ca溶解析出,而且还能将Si溶解,溶解过程经历了酸碱中和反应和SiO2再溶解形成含硅有机配合物的两个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76.
安康矿是熊明同志于1982年在陕西安康发现的一种天然Ba,Ti(V、Cr)氧化物新矿物[1],具有hollandite型基本结构,化学通式:Ax(B8-yCy)8O16,(0.5<x<1.6,0<y<4)其中A为Ba、K、Rb等大阳离子,B为4价Ti、Mn等小阳离子,C为3价小阳离子Al、Fe、Cr、V、Co、Ni等,可类质同象代替B位阳离子.结构中由于大阳离子的占位及位置位移等特殊结构导致了该类型矿物普遍存在非公度调制结构现象[2-4].该类型矿物材料在固体电解质[5]、放射性污染同位素晶格固化[6]、NOx化合物处理催化剂[5]以及绝热等功能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闪叶石是一种碱性岩中富含Sr、Na、Ca及Ti的硅酸盐矿物,主要产于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及正长岩中.其中俄罗斯希宾地区发现过多种闪叶石,我国的赛马碱性岩中也由丰富的闪叶石产出.闪叶石的晶体结构最初由Gossner等(1935)提出的斜方晶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8.
0 引言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物学研究首先是由1981年在罗布莎和东巧两个地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而引发的.1996~2004年,在地矿部地调局和加拿大NSERC资助下开展了"西藏超高压矿物群"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79.
桐柏矿的晶体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柏矿(Cr3C2)是我国1983年发现的新矿物,因当时实验条件所限仅进行了晶体学参数测定而未进行晶体结构测定。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块铬铁矿矿床中又一次发现该矿物,并获得了适宜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单晶颗粒。采用SMARTAPEX单晶衍射仪电子耦合探测器技术,对该矿物进行了晶体结构的精确测定。测得该矿物属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nam,晶胞参数为a=0.5525(2)nm,b=1.1468(4)nm,c=0.2827(1)nm,晶胞体积V=0.1791(1)nm3,得到了精确的Cr和C原子坐标及其它晶体学参数,单位晶胞内分子个数Z=4{Cr3C2},计算密度D=6.677g/cm3,结构测定精度R(I>2σ(I))=0.0361。测定表明,该矿物属过渡金属碳化物结构,金属原子Cr与C原子呈非等大球的密堆积,C原子与最近邻的6个Cr原子配位,呈三方柱配位多面体,三方柱之间以共棱和共面方式连接。两种[CCr6]三方柱中,Cr—C平均键长分别为0.2047nm及0.2083nm。本文对该矿物与其它类似的过渡金属元素碳化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萨碳硼镁钙石(sakhaite)Ca_(48)Mg_(16)(BO_3)_(28)(CO_3)_(16)(Cl,F)_6(OH)_6·nH_2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重新测定,求得晶胞参数:a=b=c=1.46151(9)nm。晶胞体积:V=3.1218(3)nm~3。单位晶胞中分子数Z=1,空间群为Fd3。结构测定的精度偏离因子R=0.0504。根据矿物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特征,与前人报道的萨碳硼镁钙石及其人工合成矿物晶体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本次测定的矿物与前人报道的天然萨碳硼镁钙石或人工合成矿物在矿物成分与结构上的差异,据此,讨论了我国产出的“萨碳硼镁钙石”有待重新命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