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安地区断裂构造活动性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地质原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拟方法,对西安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性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模拟试验。建立了断裂构造近期活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阐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项研究的模型设计、模拟方法和技术以及全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2.
三峡黄腊石滑坡深部变形,破裂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的地质调研和微观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峡黄腊石滑坡深部变形和深部破裂带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采用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模拟结果为该滑坡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王萍  李天斌 《内陆地震》1997,11(1):40-44
根据新的地层学资料,对前人认为海原活动断裂的最大水平左旋位移量为14km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可能的最大水平位移量约3km,第四纪期间的滑动速率约3-10mm/a。  相似文献   
94.
在论述猫岩崩滑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崩滑体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反分析优化参数计算,评价了崩滑体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深溪沟水电站厂房布置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从浙江省青田县某移民点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出发,对该区泥石流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该区泥石流的危险度,预测了可爆发泥石流的危险范围。  相似文献   
96.
川西山区某公路拱桥变形破裂成因及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山区某公路桥为一长16m的双曲偏心单孔坡条石拱桥,横跨于一小型冲沟上。东侧桥基为强—中风化钙质泥岩,西侧桥基置于一多期泥石流堆积体斜坡上(未做特殊处理)。1996年建成通车后,1997年桥身开始出现裂缝,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一座危桥,且变形破裂迹象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缓解这一趋势并彻底查清变形破裂成因,以便为危桥的全面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先后进行了桥体及周边边坡变形破裂迹象的调查、桥体三维位移长期监测、桥基灌桨加固及效果检测、周围地质环境勘察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工作。文章在大量勘察、试验以及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工程地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引入结构力学理论及断裂动力学理论,对该公路拱桥的变形破裂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双曲偏心拱的桥身结构不能与周边复杂的地质环境相适应是桥体变形破裂的根本原因。西侧斜坡体侧向主动土压力和两桥台间的不均匀沉降是拱桥变形破裂的起因和触发因素。而桥面间歇性动荷载作用则是促使桥体已有裂纹进一步扩展的主要原因。针对桥体的病害原因,为危桥整治提出了将原拱桥桥身结构改为对桥基变形适应性强的桥梁结构,将西侧较软弱的桥基进行灌桨加固。将两桥台用地粱连接增加桥体整体刚度并在西桥台设置与竖向支撑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7.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岩爆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针对其收敛差的缺点,发挥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优势,分别采用VLBP和LMBP算法建立了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对于影响岩爆发生的关键因素,总结了专家经验,选取地下硐室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比值和岩石冲击性倾向指数作为岩爆预测的评判指标,建立了岩爆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国内外一些岩石地下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校验,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进行岩爆预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岩溶隧道开挖过程中突水发生机制复杂,本文以Darcy定律、Brinkman方程及Navier-Stokes(N-S)等渗流方程为基础,应用多场耦合数值分析工具,在计算模型中耦合Darcy流、Brinkman和N-S等不同的渗流控制方程,将深部含水层、隧道开挖破碎带和隧道临空面整个突水水流路径相连接,实现突水流动的全过程模拟。明月山隧道突水算例表明,在开挖扰动作用下,地下水沿节理裂隙流动导致隧道突水;单一裂隙水流速和水压较大,而多管道溶隙具有分流分压作用;隧道与断层呈小角度相交时流速较小,断层能起到截水的作用,而呈大角度相交时,断层不仅有导水的作用,更加剧了突水的流通。  相似文献   
99.
南北地震带北段与蒙古中部活动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今地质构造组成出发,结合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近年来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东边界北段(南北地震带北段和蒙古中部)主要活动断层的研究成果。认为中亚大三角东边界北段的现今地质构成实质是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构造的尾端构造与侧向断层,或者是夹持于左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张扭性地堑断裂系,包括:六盘山弧形断裂带、桌子山-贺兰山断裂系、狼山-色尔腾山前断裂系、达兰扎达嘎德断裂系、莫高德断裂系、库苏古尔裂谷系。中亚大三角东边界北段地震构造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局部上地幔物质流动或显著地幔各向异性所控制的现今区域应力场条件下,沿大型走滑断裂带两侧或尾端不同方向的先存断裂的重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0.
预加固高填方边坡滑动破坏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斌  田晓丽  韩文喜  任洋  何勇  魏永幸 《岩土力学》2013,34(11):3061-3070
2009年10月3日,攀枝花机场260×104 m3万方的高填方预加固边坡整体失稳,沿基覆界面下滑,并超覆于其下方的易家坪老滑坡之上,使易家坪老滑坡再次复活。这一填方边坡失稳事件最终导致机场停航两年。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攀枝花机场预加固高填方边坡的滑动失稳过程,获得了边坡变形破裂的特征参量,阐明了边坡的滑动失稳机制。研究表明:天然工况下,边坡变形以坡顶沉降和沿基覆界面软弱层的蠕滑为主,坡体总体处于蠕滑变形状态;降雨和地下水工况下,坡体中后部拉张破裂和中前部挤压变形显著,具有塑性流动及推移式破坏特征,并最终产生溃滑失稳;预加固抗滑桩承受较大的边坡变形推力,且越靠近坡体后部的桩推力越大,最终从后向前逐排产生累进性剪断破坏,说明该填方边坡多排抗滑桩的平面布置和受力确定欠合理;降雨和地下水工况下,坡体的最大孔隙水压力是天然工况下的3.7倍,孔隙水压力对坡体失稳有重要作用;通过模型和原型的综合对比分析,该边坡的滑动失稳机制为推移式蠕滑-累进性折断-溃滑与超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