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孔道结构矿物及其环境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晶体化学理论,通过矿物孔道结构的基本概念,描述软锰矿、拉锰矿、恩苏塔锰矿、锰钡矿、锰钾矿、锰铅矿、水锰矿、斜方水锰矿、钡硬锰矿和钙锰矿等矿物的孔道结构特征。总结出孔道结构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在环境修复和治理中的吸附效应、孔道效应、催化效应、氧化还原效应以及纳米效应,并展望孔道结构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在环境属性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沙漠能源生态圈概念、内涵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漠地区既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发展落后地区,如何在保护沙漠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沙漠丰富资源,同时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首先基于生态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沙漠能源开发及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运用能源互联网思维,构建了包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源建设、经济发展等要素的生态圈结构模型,提出一个合作共赢、基于沙漠能源、以电力为核心的沙漠能源生态圈概念;然后对沙漠能源生态圈内涵及特征进行解析,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对其效益进行阐述;最后,探讨了沙漠能源生态圈发展模式,并从能源、生态、经济、国情、战略五方面阐述了沙漠能源生态圈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63.
采用TiCl4水解法制备钛柱化剂与钠蒙脱石离子交换后,自然风干、焙烧得到具有稳定层结构、大晶面间距(2.26 nm)和大比表面积(285.7 m2/g)的钛柱撑蒙脱石(Ti-PILM)。用制备的Ti-PILM对亚甲基蓝(MB)进行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并与层结构不规则的Ti-PILM在相同条件下对MB的光催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MB的初始浓度、Ti-PILM投放量、pH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降解时间120 min,当Ti-PILM投样量等于2 g/L,MB初始浓度为50 mg/L,pH为7时,Ti-PILM对MB降解速度最高。与纳米TiO2不同,Ti-PILM对MB的降解率和降解初速率与MB在其表面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纳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是近20 a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烃类、卤代烃、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都可以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被TiO2降解.但TiO2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困难,如量子效率低、对有机物的吸附性差、不易回收再利用等,因此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iO2负载技术上.层柱粘土的研究进展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山西吕梁山中段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吕梁山中段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期古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分别形成于2063Ma和1806Ma;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早期石英二长岩具有埃达克质岩浆特点,低SiO2,MgO,Y和Yb,高Al2O3,Na2O,Sr,Ba和Sr/Y比值,没有明显的Eu异常;后期二长花岗岩则具高SiO2,Rb,Nb,Y,Yb和低Na20,Al2O3,Sr的特点,并具低的Sr/Y比值和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同位素特征,道仁沟石英二长岩被解释为古老的地壳物质在地幔深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并与地幔围岩发生了物质交换。而宽坪花岗岩则由石榴子石麻粒岩在地壳深度分解熔融产生。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分别形成于同碰撞和造山后两种不同的构造背景。吕梁群主变质作用与第二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几乎同时发生,它们具有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表明它们经历了快速抬升的变质过程。这一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与华北地块许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同时发生,暗示从这个时间开始华北地块处于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6.
宁芜盆地火山作用峰期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4期火山喷发旋回。盆地内火山作用峰期的大王山期和姑山期火山喷发旋回的安山岩样品的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大王山组2个安山岩年龄分别为(130.6±1.6) Ma和(132.6±1.8) Ma,姑山组安山岩年龄为(131.7±1.1) Ma,均为早白垩世。锆石176Hf/177Hf比值为0.282 468~0.282 607,εHf(t)集中在-3~-6之间,结合前人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宁芜盆地火山岩源区可能主要为富集地幔,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宁芜盆地火山作用峰期岩浆活动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减弱、发生后撤拉张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7.
SHAW模式的改进及其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式SHAW中的热力粗糙度方案,以及引入干表层蒸发方案,以期改善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观测资料,进行模式改进前后的单点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其参数化方案改进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小。与原来的SHAW模式模拟结果相比,改进后的SHAW_MOD模式显著提高了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并改善了净辐射和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但对土壤湿度的改进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土壤内部水热传输过程及相关参数化方案有关,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基于Radarsat-2 SAR数据反演定西裸露地表土壤水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darsat-2 SAR数据和定西地区野外土钻法及WET仪器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了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采用交叉极化(VV/VH)组合模型反演土壤水分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平、垂直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均与10~20 cm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均为0.74;受地表粗糙度和土壤质地等影响,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与0~10 cm土壤水分相关性均较低。交叉极化组合模型的反演值与10~20 cm实测土壤水分相关性较高,R值达0.75,而与0~10 cm和20~30 cm实测值的相关性较低(R值分别为0.47和0.52),但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WET仪器实测0~6 cm土壤水分经校正后与反演值的相关系数为0.46(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校正后的结果有效提高了WET仪器测量精度。交叉极化组合模型可用于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反演,更适用于提取10~20 cm土壤含水量信息。  相似文献   
69.
“乡亲们,大雨引发泥石流了,赶快撤离”。这是发生在梨树区石场村二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的一幕。8月7日,由省国土资源厅和鸡西市政府主办,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和鸡西市梨树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在鸡西市梨树区石场村二组泥石流现场举行。  相似文献   
70.
近一段时间,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各项工作亮点频出。10月10日,该局召开了情况通报会,将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一一“展示”出来。 会议认真总结了前一段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用地用矿保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浙江义乌商品城、兴凯湖引水工程等重点项目,以及市政府确定青岛啤酒厂新址建设、鸡东煤化工园区等项目,鸡西局做到了主动超前服务、积极沟通请示,灵活运用政策,保证了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受到鸡西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二是矿政管理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