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1.
在开展藏北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地区永珠-雄梅-果芒错一带发现了一套沿永珠蛇绿岩带(?)分布,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较为特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建立了日拉组及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单位.  相似文献   
12.
炉霍构造带控制了该区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作用,其主干断裂之一的丘洛断裂是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是成矿的主要导矿构造,拉普-格底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已发现丘洛和普弄巴两个金矿床,沿该断裂走向还有找到新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天然浮石粉水泥土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天然浮石矿产资源,将天然浮石粉作为外掺剂应用于水泥土改性研究,可有效地改善水泥土的力学性质,明显增强水泥土的耐久性。通过室内试验, 以水泥掺量15%为基准,分别掺入2%、4%、6%、8%、10%等不同掺量的天然浮石粉,养护龄期分别为7 d、28 d、60 d、90 d。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浮石粉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天然浮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量达到8%时,强度达到了峰值,之后随浮石粉掺量的增加,强度不再增长;天然浮石粉水泥土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90 d强度是28 d强度的1.52~1.6倍,后期强度增长很大;在不利的冻融循环条件下,天然浮石粉水泥土强度增长规律与冻前基本相同,水泥土强度虽然劣化,但比不掺浮石粉的情况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浮石粉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对数)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减小,抗渗能力逐渐增强,特别是在最初的28 d以内,其渗透系数降低较快。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下自主式航行器(AUV)在总体概念设计阶段的多学科和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MDO的概念将AUV的设计要求分解为系统控制层和5个子系统,考虑了有效负载长度和总质量两个目标函数。采用多学科可行解方法(MDF)和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给出了多学科的Pareto最优解,并且和经典的多目标方法进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矿山外围找矿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在的矿山外围找矿存在平面范围小,深部找矿思路简单,新方法应用面窄,新认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综合信息方法为主导,以岩矿石物性、成分差异为基础的系统拓展找矿范围、深部找矿、新老技术方法结合分析的外围找矿方案。  相似文献   
16.
矿产靶区预测是一种从统计单元集合中识别找矿靶区的非线性模式识别过程,可以利用Boltzmann机能够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和重建的功能,实现基于Boltzmann机的矿产靶区非线性统计预测过程.鉴于此,笔者定义了面向矿产靶区预测的三层Boltzmann机模型,模型输入层神经元数目等于找矿证据数目,输出层只有一个神经元,隐藏层神经元数目由用户根据矿产靶区预测的精度要求确定;模型应用Hebbian编码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随机学习算法进行训练,根据学习训练后模型输入层与隐藏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确定找矿证据的权系数;根据证据权系数和统计单元证据组合特征计算单元成矿有利度,圈定找矿靶区.在GDAL数字图像输入输出函数库基础上,用VC++语言开发了面向栅格数据的矿产靶区预测Boltzmann机算法程序并应用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矿产靶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Boltzmann机模型预测的统计单元成矿有利度能够正确反映研究区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因此,基于Boltzmann机的矿产靶区非线性统计预测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系统聚类分析算法理论,使之具有区分数据集非线性集群特征的能力,将核函数理论和系统聚类分析算法有机结合,推导出基于核函数理论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样本从低维观测空间非线性变换至高维像空间,使样本变得线性可分;然后,应用核函数理论“隐式”地实现高维像空间的系统聚类分析。用Pb、Bi、Mo质量浓度作为化探异常的分类依据,对8处化探异常进行分类实验研究,在Pb、Bi、Mo两两组合的二维平面图中,8处化探异常明显地分为(1, 3, 8),(2, 4)和(5, 6, 7)3个点群,用核系统聚类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这3个点群;而传统系统聚类方法却把8处化探异常错分成(1, 3, 8, 6)和(2, 4, 5, 7)两个类。由此可见,核系统聚类方法的类群区分能力高于传统系统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艺歌  王新云  李学斌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89-90,93,3,2
CAD与GIS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多,国内有很多人对CAD与GIS的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做过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矢量数据的交叉使用方面,对于栅格数据的交叉使用研究较少。以管道完整性工程图为例,针对传统生成管道完整性工程图需要手工处理栅格影像、速度慢的问题,通过程序快速实现在生成管道施工图时自动切割GIS影像并插入CAD图中,提出了在CAD图中快速使用GIS栅格影像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核马氏距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数据满足多元正态分布时,马氏距离是一种有效识别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的综合指标。然而,由于地质系统的复杂性、成矿作用的多期多阶段性以及控矿因素的多重性常常导致多元地球化异常临界面是非线性的和模糊的,用马氏距离定义的平滑超椭球面不能准确表示这种复杂曲面。核函数能够将地球化学样品集非线性变换至特征空间,背景样品的映像集合在特征空间中构成一种流型,异常样品的映像则零散分布于流型的边缘及外围。计算和比较样品映像到样品映像总体的核马氏距离,可以识别异常样品。把该方法应用于白山地区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用核马氏距离、马氏距离和主成分得分识别金-银、金-银-砷-铋-汞、金-银-铜-铅-锌-锑-钴、金-银-铜-铅-锌-砷-锑-铋-汞-钴4种组合模式的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核函数马氏距离的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聚类分析新方法一直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针对概率距离聚类算法不能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缺欠,笔者应用核函数理论将该模型拓展成为一种能够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统计模型,称为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模型。研制出一种应用新模型进行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研究的实施策略和可行算法;在GDAL遥感图像数据输入输出函数库基础上,用VC++语言开发了遥感图像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算法程序;用ERDAS软件提供的一幅7波段491像素×440像素大小的TM图像进行新方法分类应用实验研究。对比了新模型和其原版本的TM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效果,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非监督分类效果优于原有的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