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及艺术价值。为探究歙砚特有纹理的成因和歙砚发墨机理,对江西婺源的歙砚样本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等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歙砚原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绢云母、石英和绿泥石;歙砚的不同纹理形态受控于原生矿物的变质作用程度以及原岩的应力变形作用。结合镜下微观结构和砚锋机制,提出在发墨过程中石英提供了粗磨作用,绢云母和绿泥石提供了细磨作用。通过计算砚锋密度,认为歙砚属于高密度锋一类,从数值的角度定量评估了歙砚的实用属性。再结合自磨刃机理解释了歙砚能够长久维持“滑不拒墨”优异表现的原因。在与其他砚台的比较中,歙砚从观赏性和实用性两方面都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2.
采用古典铁摩辛柯理论对挡土板受力进行了详细推导,发现挡土板所受弯矩较大,弯矩通过与四周框架的固定传递到框架内部引起框架弯矩值的增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力传递的计算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计算。利用C++ BUILDER,结合实例开发出相应的计算软件,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3.
孙艺  赖勇  陈静  舒启海 《矿物学报》2011,(Z1):291-292
稀有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的富集与成矿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并长期存在"岩浆说"与"交代说"的争论。但由于稀有金属矿床和稀土矿床往往存在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流体叠加作用,因此通过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手段得到的结果常会受到影响。包裹体形成之后保持了封闭性和等容性,因而是记录熔  相似文献   
34.
大兴安岭南段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舒启海  赖勇  魏良民  孙艺  王潮 《岩石学报》2011,27(5):1467-1482
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区出露二叠纪地层和中生代岩浆岩。流体作用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前成矿阶段(P阶段)、同成矿阶段(S阶段)以及后成矿阶段(L阶段)。P阶段以发育钙质石榴石、辉石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为主,辉石中普遍发育含石盐子晶包裹体(~44% NaCleqv)和富气相包裹体的共生组合,且具有相同的均一温度(~470℃),显示了流体不混溶作用的发生。该阶段流体捕获压力~400bars,对应形成深度~1.5km。这一阶段还发育以石盐子晶消失而达到均一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390℃,盐度为~46% NaCleqv,估计的最小压力分布范围较大(150~3000bars,平均~1200bars)。S阶段发育含水矽卡岩矿物(如绿帘石),并伴随闪锌矿等大量硫化物的沉淀。闪锌矿以及与之共生的石英、方解石中均发育富气相和富液相包裹体的共生组合,显示了流体沸腾特征。其中富液相包裹体盐度为6.6±3.0% NaCleqv,与其共生的富气相包裹体盐度为1.3±0.6% NaCleqv,二者均一温度皆在350℃左右,平均捕获压力为~150bars,以静水压力估计深度也为1.5km。L阶段矿化已经基本结束,发育大量的方解石(-石英-萤石)脉体。这一阶段发育特征的CaCl2-NaCl-H2O体系流体,均一温度<250℃,且随着均一温度降低,流体中Ca/Na比值有上升的趋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了白音诺尔铅锌矿的成矿流体来自于深部岩浆,跟围岩地层无关。早期流体不混溶作用是矽卡岩矿物结晶的主要机制,随后的流体沸腾作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两期流体来自深部岩浆房不同时期的出溶,并经历了不同的温压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5.
南海神狐海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区之一,为了解水合物存在对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对采自神狐海域W19B井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部分层位有异常高含量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加,黄铁矿的晶面、晶棱更加明显,且集合体形态呈现聚莓→单莓→细粒的变化趋势,扫描电镜还观察到草莓状黄铁矿向细粒自形黄铁矿转化的中间产物。在53.0 mbsf(meters below seafloor)和140.4 mbsf层位均发现异常高含量的黄铁矿。其中140.4 mbsf层位黄铁矿充填有孔虫壳体的现象普遍,并伴有大量柱状黄铁矿产出,可能与有机质和甲烷厌氧氧化相关,但主导作用应为甲烷厌氧氧化,该层位可能位于古硫酸根-甲烷界面(sulfate-methane interface,SMI)附近。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地质历史时期中甲烷异常渗漏事件的发生,致使向上的甲烷通量增加,推动SMI上移,导致53.0 mbsf和140.4 mbsf界面处因甲烷厌氧氧化而形成大量黄铁矿。多个黄铁矿富集层的存在可能表示沉积史中曾发生多期次的深部流体渗漏或者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活动。  相似文献   
36.
辽宁大石桥菱镁矿床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和成因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汤好书  武广  赖勇 《岩石学报》2009,25(2):455-467
在2.33~2.06Ga期间,δ13Ccarb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强烈的正异常事件,被称为Lomagundi事件。辽河群形成于2.3~1.85Ga期间,其大石桥组蕴涵超大型的大石桥菱镁矿矿床,在矿区厚约1144m。为检验华北克拉通对Lomagundi事件响应,揭示大石桥菱镁矿的成因,本文报道我们最新获得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大石桥菱镁矿6件下伏白云岩地层样品的CaO/MgO摩尔比为0.87~0.94,δ13Ccarbδ18Ocarb值分别为0.6‰~1.4‰(平均1.2‰,V-PDB标准)和16.4‰~19.5‰(平均18.2‰,SMOW标准);与世界正常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相比,δ13Ccarb较高,而δ18Ocarb较低,表明原始沉积物具有类似于Lomagundi事件的δ13Ccarb正异常,δ13Ccarb可能高达4.2‰,但δ13Ccarbδ18Ocarb值均在沉积之后的成岩或/和变质过程中显著降低。研究剖面大石桥菱镁矿含矿地层厚逾550m,6件样品的CaO/Mg0摩尔比为0.005~0.23,δ13Ccarbδ18Ocarb值分别为0.1‰~0.6‰(平均0.4‰),9.2‰~12.7‰(平均10.9‰),均低于下伏围岩白云岩;推测与区域变质有关的流体交代作用导致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和同位素交换,使δ13CV-PDBδ18OV-SMOW值降低。而对菱镁矿顶板白云岩和网脉状菱镁矿矿石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解释的合理性。总之,大石桥菱镁矿的形成经历了初始沉积、成岩作用、区域变质和流体交代作用以及成矿后的局部蚀变作用。  相似文献   
37.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徐佳佳  赖勇  崔栋  常勇  蒋林  舒启海  李文博 《岩石学报》2009,25(11):2957-297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温度区间分别为388~>500℃、302~463℃、179~359℃.钨-锡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晚阶段.初始成矿流体为CH_4-CO_2-H_2O-NaCl体系,随着温压降低,CO_2、CH_4大量逸失,而演化为H_2O-NaCl体系.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但从早到晚逐步降低.流体临界分离导致钨、锡矿化;流体CH_4、CO_2逃逸和大气降水热液混入导致铜矿化.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聚集,而粉砂质板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封闭,致使二者接触带成为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金厂金矿田岩浆和成矿作用的LA-ICPMS锆石定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鲁颖淮  张宇  赖勇  王艳忠 《岩石学报》2009,25(11):2902-2912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为中亚造山带东段大型的浆控热液成矿系统,但成矿及其相关岩浆活动的时间研究薄弱.为厘定金厂金矿的形成时间和构造背景,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LA-ICP-MS定年技术获得了赋矿花岗岩围岩和成矿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锆石韵律性环带结构发育,Th/U比值集中于0.5~1.5之间,具有岩浆锆石特征.两组锆石~(205)Pb/~(238)U谐和年龄分别为202.1±3.0Ma和111.5±1.2Ma,代表了两期岩浆.流体活动的时间;一组谐和性较差的蚀变花岗岩锆石~(206)Pb/~(20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8.0±3.9Ma,指示赋矿花岗岩受到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而年龄偏小.据此认为,不同期次的岩浆-流体成矿事件在同一空间叠加复合是金厂大型金矿系统形成的重要原因;202Ma左右的岩浆一流体成矿事件缘于古亚洲洋闭合后大陆碰撞体制的岩浆作用,而111Ma左右的岩浆一流体成矿事件则缘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发的岩浆弧或弧后大陆伸展体制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39.
舒启海  蒋林  赖勇  鲁颖淮 《岩石学报》2009,25(10):2601-2614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铜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9.4±3.4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根据成矿中的流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以发育石英-黄铁矿脉为标志,中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以发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为标志.这两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30~430℃和250~350℃,盐度分别为1.06~>58.41 wt%NaCl eqv和0.88wt%~48.21 wt%NaCl eqv,两个阶段均为多种类型包裹体密切共生,均一温度接近而盐度相差悬殊,且两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方式多样,这些特征指示了这两个阶段的流体皆发生过沸腾作用.晚阶段以发育石英-碳酸盐细脉为标志,只有少量黄铁矿沉淀,该阶段仅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270℃,盐度低,范围为0.71 wt%~8.41 wt%NaCl 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早、中阶段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H_2O和CO_2,而晚阶段气相中只含H_2O.总体来看,初始流体可能直接来自岩浆房中岩浆流体的上涌,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和富CO_2等特点,在430℃和350℃时流体发生了两次沸腾作用,致使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流体氧逸度降低,CO_2逃逸,到了晚期,流体包裹体中基本不再含有子晶和CO_2.  相似文献   
40.
赖勇 《地学前缘》1996,3(3):0-0
不透明矿物中的包裹体研究赖勇(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红外显微镜冷热台的应用使不透明矿物的包裹体研究领域有了突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1995年欧洲第十三届包裹体年会上,德国学者Luders,V.和Pflugbeil,B.(柏林理工大学)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