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鲁颖淮  李文博  赖勇 《岩石学报》2009,25(10):2615-2620
内蒙古中部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中东段,矿体受控于花岗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为斑岩型金矿床.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了含矿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获得15个测试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71.8±3.3Ma(MSWD=2.3,n=15),表明花岗斑岩侵位年龄(或成矿年龄)为早二叠世.结合前人的岩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哈达庙金矿区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古生代末-三叠纪初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大陆碰撞背景,俯冲板片部分熔融或者深熔作用形成的岩浆上侵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52.
甘肃小西弓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西弓金矿矿体产出特点与规律,认为金矿化受韧性剪切带,老地层,后期脆性断裂等多重因素控制,前长城系西尖山群第四岩组的二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和直接的赋矿围岩,华力西期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是成矿的热动力来源,区域性杨圈沟-西尖山-华窑山大断裂和小西弓-乌龙泉韧性剪切带具有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是成矿的导矿构造,发育于小西弓-乌龙泉韧性剪切带之上的3条次级韧性剪切带和叠加其上的脆性断裂提供了流体运移的通道和容矿空间,矿床属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多因复成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3.
使用阴极发光技术可取得一般岩石显微镜无法得到的地质信息,并可将包裹体的研究从原来的“群分析”统计规律研究水平提高到“单包体分析”水平,获得更小时间单位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因而能更准确地模拟和恢复地质作用过程。运用阴极发光对石英等矿物的研究,发现蚀变带中的石英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发光性可以分为三期,和成矿关系密切为第一、二期石英。根据阴极发光下显示的生长微形态,系统地测试三期石英不同生长时期的包裹体物相,从而获取了整个成矿过程流体的p—t—υ—x参数,确定构造作用加热大气降水形成成矿流体,体系开放流体两次减压沸腾导致金矿沉淀的矿体定位机理和成矿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54.
中国金矿床(I):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55.
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运用遥感生态指数开展生态质量评价,并基于多期数据判断生态质量稳定性,识别生态源地;选取土地覆被、植被覆盖、地形坡度和距水域距离等因子构建生态阻力基面,并采用夜间灯光数据修正人类活动对生态阻力值的影响;进而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阻力面,识别生态缓冲区、廊道和节点,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1)2006、2010和2015年同安区RSEI指数分别为0.577 3、0.664 8和0.632 9,生态质量均处于良等,但在2006—2015年间出现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变化。2)同安区生态安全格局由生态源地高、中、低3级缓冲区,44条源间廊道和20个生态节点组成。其中,生态源地总面积为293.19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4.12%。高、中、低3级缓冲区面积分别为478.81、99.52和83.36 km2,分别占全区面积的72.36%、15.04%和12.60%。3)提出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廊道—基质”的生态保护框架,为城镇开发提供参考。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综合识别的生态源地,具有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高生态敏感性,分布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基本一致,可为生态安全格局源地识别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小秦岭金矿床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东闯特大型金矿床的重点研究,综合前人资料,对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成矿流体由地幔流体交代演化而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壳,成矿时代为晚期,不同形式的拆离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其成因类型为幔源中高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7.
四川盆地西南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中次生成因的孔隙、溶洞、裂缝较发育,经历了多期白云石和石英充填;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或脉体中有机包裹体的特征和组合类型,以及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将烃类在储层中的油气演化和运移聚集期次划分为:①印支期石油大量形成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②燕山期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③燕山期—喜山期干气演化阶段的天然气大规模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58.
通过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将标准砂样分别K0固结和等向固结到平均球应力150 kPa,在p-q平面内沿0o,45o,90o,135o,180o,225o,270o,315o应力路径方向进行16组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对当前应力路径、前期应力路径、应力路径旋转条件下1 %范围内剪应变和体积应变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由试验曲线整理得到的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随应力路径变化规律与已有的Bothkennar黏土试验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59.
阳山金矿床锶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张莉  杨荣生  毛世东  鲁颖淮  秦艳  刘红杰 《岩石学报》2009,25(11):2811-2822
甘肃阳山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陕甘川"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本文研究了该矿床赋矿地层、岩浆岩、矿石以及碧口地体碧口群岩石的锶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获得成矿时的矿石硫化物、赋矿地层三河口群、中生代花岗斑岩、前寒武纪碧口群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_(Sr)范围分别是0.70798~0.71697,0.71382~0.72005,0.70918~0.71168,0.70344~0.71009.这些结果表明,初始成矿流体Isr值应低于赋矿地层、中生代花岗岩,可能主要由碧口地体变质脱水形成.成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高ISr值的赋矿地层三河口群发生水岩作用,流体I_(Sr)值增高;高I_(Sr)值的成矿流体与赋矿花岗斑岩脉再次发生水岩作用时,导致部分硫化物I_(Sr)值高于花岗斑岩I_(Sr)值.矿石硫化物~(206)Pb/~(204) Pb、~(207) Pb/~(204) Pb和~(204) Pb/~(204)Pb比值分别为17.552~18.759、15.576~15.928和37.894~39.293,变化范围大于赋矿地层三河口群和花岗斑岩,而与碧口群基本一致,反映了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主要继承了碧口群的特征,同样指示部分成矿物质来自碧口群.总之,碧口群是不可缺少的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之一,含碧口群的碧口地体在中生代沿勉略缝合带向北陆内俯冲到阳山矿田之下,在阳山矿田之下发生变质脱水作用,流体上升为成矿系统提供流体、成矿元素和热量.  相似文献   
60.
从对比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地热系统之间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蚀变矿物学、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组分及地球化学共生关系,尤其是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分布区经常发现一些地热活动的证据(如古硅华、硅胶岩石、水热角砾岩和呈方解石假象的板状石英),证明许多浅成低温矿床实质上是古地热系统。初步确定热海、四平山、康家湾、团结沟、治岭头、八宝山和紫金山,以及与酸性淋滤带岩石共生的一些非金属矿床属于与地热活动有关的矿床,并推断东南沿海的丽水-龙岩断裂带和镇海-漳州断裂带是两个古地热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