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渤海北部平整冰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83~1986年在渤海北部鲅鱼圈港做的系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推荐了较好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了最低气温对冰温的影响。利用渤海北部历年的冰厚和气象资料,按传热量理论推算出Ⅰ、Ⅱ设计海区历年的极值等效冰温;结合实测的冰盖盐度及其分布,计算出相应的极值等效抗压强度系列。推荐了渤海北部Ⅰ、Ⅱ海区平整冰的抗压强度、温度和盐度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92.
柱前衍生-RP-HPLC方法测定水产品中生物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多种生物胺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5%TCA提取样品中生物胺,正己烷脱脂,正丁醇/氯仿(1/1,v/v)萃取,以1,7二胺庚烷为内标,丹磺酰氯为衍生剂衍生后,采用CAPCELL PAK C18MG(4.6 mm I.D.×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Ex)350 nm,发射波长(Em)520 nm。结果显示: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精胺和亚精胺等8种生物胺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待测生物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同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仪器重复性良好(RSD<1.34%),方法重复性也在可接收范围内(RSD<10%)。除色胺(57.7%)外,其它7种生物胺的样品平均回收率均在94.2%~110.3%之间。结果表明生物胺的HPLC检测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快捷、准确地对水产品中生物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3.
在 2013—2014年南半球夏季时对南极普里兹湾海区的反照率进行了走航观测。利用安装于破冰船船头的高光谱辐照度计测量入射和反射的350—920 nm的太阳短波辐射, 基于此观测数据, 经计算得到了反照率。分析比较不同下垫面的反照率, 通过比较不同航段的观测结果, 得到了反照率的空间变化以及从海冰融化期至冻结初期的变化。不同下垫面的反照率差异较大, 有积雪覆盖的固定冰反照率最大, 有积雪覆盖的浮冰其次, 而积雪融化的浮冰则反照率有所降低。新冰的反照率较低, 有积雪覆盖的新冰反照率迅速增加。比较不同波段的反照率, 发现融化期由于积雪含水量较大, 增加了对近红外辐射的吸收, 降低了该波段的反照率。结合卫星遥感(AMSR-2)和人工观测的海冰密集度, 发现区域平均的反照率主要取决于海冰密集度, 然而也受下垫面物理特征影响, 例如2月底至3月初形成的新冰, 反照率只有老冰的1/3— 1/2。新冰形成, 会直接增加海冰密集度, 但由于其反照率较低, 对空间平均反照率的贡献较小。因此, 若要建立合理的冰水混合区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 必须充分考虑海冰类型和冰面积雪的物理状态, 并考虑反照率的波长依赖性。  相似文献   
94.
2012年11月—2013年4月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针对南极夏季固定冰单轴压缩性质开展了研究。使用冰芯钻直接在平整冰层钻取力学试样,取样冰厚为149 cm,其中颗粒冰、柱状冰和片状冰分别占采样冰芯总长度的15.4%、72.5%和12.1%;单轴压缩试样只采用柱状冰部分,加工好的力学冰样尺寸为直径9 cm,长度为18 cm;共设置5个试验温度(-2、-4、-6、-8和-10℃),加载应变速率在10-6—10-2s-1。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建立了南极夏季海冰单轴压缩强度与孔隙率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式,以及综合考虑应变速率和温度影响下的单轴压缩强度定量表达式;同时,基于分形理论对单轴压缩试样破碎块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碎块长度分形维数随着温度和应变速率的降低有增大趋势。在特别低应变速率下海冰试样整体发生蠕变时,无法采用分形方法讨论海冰内部破碎程度。  相似文献   
95.
Ship-based sea ice observation data (concentrations,ice thickness,topography and overlying snow cover) were collected from Middle Weddell Sea to Prydz Bay,Antarctic during the period of 4 to 17 Jan 2003.Antarctic ice chart of first week of Jan 2003 was derived from National Ice Center (NIC).The compared analysis of sea ice concentrations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were conducted though in situ data and NIC chart.Results from sea ice concentration-analysi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large-scale open water between 2000 and 4100 km along transit route resulted from sea ice drifting.We describe the existence of mostly smooth first-year sea ice in study region ranged between 30 and 120 era.We also display the derived overlying snow coverage.Our results reveal the strong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hip-based observations and remotely sensed ice charts whatever in ice concentrations and ice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96.
南极冬季威德尔海冰脊的表面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6年南极威德尔海冬季科学考察期间由机载激光测高仪测得的海冰上表面高度数据,以脊高和脊距的理论与实测概率密度的相对误差之和为性能指标,以切断高度为控制变量建立优化模型。结果表明,W'80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分别与实测脊高和脊距分布吻合较好;最优切断高度为0.62 m。进而从海冰表面起伏中确定出冰脊。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以冰脊强度(Ri)为标准将剖面分为3类(Ri≤0.01, 0.01< Ri≤0.026和Ri > 0.026)。对应各类剖面分别有:平均脊高为0.99 m,1.12 m和1.17 m;平均脊距为232 m,54 m和31 m。利用数学模型估算并分析了多脊冰平均厚度、有效厚度,帆横截面积及冰脊所占面积,这些参数值均随冰脊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7.
尕尔穷铜金矿位于念青唐古拉板片与南羌塘板片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区内花岗岩类形成于燕山晚期,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以岩基、岩株、岩枝、岩脉等形态产出。岩石具有较低的SiO2(52.92%~79.21%,多数集中在60%~65%,平均为63.64%)和较高的Al2O3(10.43%~16.49%,平均为15.23),高碱(ω(Na2O+K2O):4.86%~7.15%),ω(Na2O)/ω(K2O)比值变化较大(0.26~2.26),弱的负铕异常和负铈异常,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Rb、Th、K、Ce,而Ba、Ta、Nb、Ti亏损。这些特征表明花岗岩类是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源区物质可能是基性玄武质成分,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为深部地壳物质熔融后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唯一达到详查级别的矿床,其金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根据30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成矿元素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尕尔穷矿床具有较明显的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从南东→北西向、深部→浅部具有Mo→Cu(Au)→Cu+Au+Ag→Au+Cu+Ag→A...  相似文献   
99.
西藏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矽卡岩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矽卡岩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研究,发现矽卡岩主要产于大理岩和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接触带上,垂向上多有大理岩-硅化角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石英闪长岩的分带特征。矽卡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矽卡岩主要为钙矽卡岩,具有弱Eu负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等特征;同时具有富集Rb、Th、Cs、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Hf、Ti、Y等高场强元素特征。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受大理岩和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控制和影响,显示其与大理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成因上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背景和时空关系的讨论,指示了尕尔穷矿床成因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0.
嘎拉勒矽卡岩型铜金矿是继多不杂、尕尔穷等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后,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发现的又一中型矿床。作者通过镜下对光片、薄片进行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对矿石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做了系统的鉴定和研究。矿石中除常见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外,还发现了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等贵金属矿物;辉铋矿、自然铋、辉锑矿等重要铋、锑的工业矿物;自然铁、自然铜及金属互化物,发现罕见的含放射性元素(Tc、Pa、U、Th)的自然银。并通过对Ag与Pb、Pa、U相关性分析显示出共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嘎拉勒矿床是成矿物质成分复杂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矿石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