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年会是世界上组织最为娴熟、参会人数最多和最重要的商业性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自1999年举办以来其规模和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这两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矿业大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研究分析了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年会的主要特点,以及举办的成功经验,并基于此阐述了其对我国举办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东天山荒漠地区中巴资源卫星数据,通过掩膜处理,包括光谱角降低冲击物影响,动态阈值降低植被干扰,并对生成的基础图像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异常,以标准离差σ作为遥感异常切割尺度进行异常分级。以前期ETM提取结果及东天山矿产地质图为检验源,经过对比分析,验证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在找矿方面具有可行性。(重新修改了摘要)  相似文献   
63.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工业的发展与废弃物排放的不断增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广大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简要介绍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系统分析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污染现状以及污染趋势,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特征,着重探讨了农业用地土壤与城市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分异、迁移特征和迁移规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64.
新疆和田河流域灌丛沙堆风洞流场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依据风沙运动实验相似理论,以新疆和田河流域实测的柽柳沙堆形态数据为基础,按40∶1的比例缩小制成半球形和圆锥形模型,并在模型顶部模拟人工“植物灌丛”,选用起沙风速区间在6~14 m\5s-1的5组不同的风速分别对半球形灌丛沙堆模型和圆锥形灌丛沙堆模型在风洞中作纯气流流场模拟实验,以探讨植物在灌丛沙堆绕流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模拟实验表明,无论沙堆基本形态如何变化,沙堆顶部的植物都增加了沙堆表面的粗糙度,对翻越沙堆的绕流气流阻滞消能,消除了裸露沙堆顶部常见的强风侵蚀区域,并加强了背风坡涡流影响范围,这种流场结构变化必将影响沙堆前后风沙流的结构特征。因此,植物的存在将更有利于截留沙尘、促进沙堆增长,植物在沙堆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新疆和田河流域柽柳沙堆的生物地貌发育过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柽柳沙堆是我国干旱区分布最为广泛的灌丛沙堆类型之一。在实地考察新疆和田河流 域柽柳生态地理特征、测量223 个柽柳沙堆形态, 并在两个野外观测点上实测4 个沙堆的风沙流剖面, 结合室内风洞实验段风速8 m/s 条件下模拟沙堆风流场结构等综合分析方法, 本文探讨了柽柳沙堆的生物地貌学特征及其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研究区柽柳的生态类型属于以胡杨林与灌木林下土壤为基础的吐加依土生境类型, 这个生境类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生境, 这些亚生境反映了柽柳沙堆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环境特征。由于柽柳灌丛的寿命长、木质化枝干的刚性较强、根株萌发力强耐风蚀沙埋, 可对地面风沙流运行产生强烈扰动, 其风速剖面有别于芦苇沙堆和骆驼刺沙堆, 风流场结构有利于聚集风沙, 因此风沙依托柽柳灌丛堆积发育而成的柽柳沙堆平均坡度较大、沙堆存活与发育的周期也较长  相似文献   
66.
中国干旱区沙漠沉积与大陆架残留沉积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1年以来,一些学者把我国大陆架上的残留沉积作为古沙漠沉积,推测中国大陆架在末次冰期海面时期以风力作用为主,并发展为干旱沙漠化环境。本文对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沉积和南黄海大陆架残留沉积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大陆架上的残留沉积不宜判定为古沙漠堆积。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昂拉仁错湖古湖岸阶地钙华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探讨了钙华沉积的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显示:钙华中CaO含量达34.75%~58.48%,是其主要组分;此外还含有少量的MgO,K2O和Na2O等,其含量低于3%,是湖泊自生作用形成的矿物.与湖泊古水位对比显示,元素Mg的含量及Mg/Ca比值等对湖泊水位的响应没有明显规律性;在古湖面高度约4777±5m之上,K2O和Na2O的含量低并且稳定,在古湖面4777±5m之下,K2O和Na2O的含量随湖白水位下降逐渐增加.结合现代湖泊钙华的沉积特征,结果显示K2O和Na2O的含量随湖泊盐度增加而增加,表明钙华中K2O和Na2O含量与湖泊水位可能呈反相关关系,是潜在的重建湖泊水位或盐度的代用指标.同时发现,在湖白相对淡化阶段,湖水中的元素K和Na处于富集阶段,钙华中K2O和Na2O含量低且稳定;而当湖泊进入咸水阶段,湖水中的K+和Na+离子接近饱和,钙华中的元素K和Na逐渐富集,因此钙华中K2O和Na2O含量增加是湖泊进入咸水阶段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些事实,推断当该湖泊水位降至4777±5m左右时,湖水的性质开始向钠-氯型转化,是昂拉仁错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68.
69.
在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腹地,选择可克达拉剖面(TKP)进行光释光(OSL)测年、微量元素含量测定,通过不同化学性质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以及元素比值的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探讨微量元素迁移的气候环境意义,结合粒度参数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特点,重建了研究区3.71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古气候...  相似文献   
70.
丹东五龙金矿位于阴山纬向带、华夏系鸭绿江断裂带及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交汇部位。北北东向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断裂是成矿期构造。本区成矿断裂迭加在韧性剪切变形带,即花岗质糜棱岩带上。金矿富矿部位与糜棱岩化的强度关系密切,剪切变形带的变形强度与岩石含金值呈同步增长。上述事实表明,韧性剪切变形可促使围岩中分散金局部富集,同时糜棱岩化可以提高围岩的孔隙度,便于成矿热液充分活动,从围岩中萃取更多的金元素,从而形成更富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