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3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糜棱状花岗岩位于哀牢山深变质带中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两个样品(08Q2-22和08Q2-15)锆石新生边的年龄分别为250.2±2.1Ma(MSWD=2.5)和247.2±2.3Ma(MSWD=0.15)。石英C轴组构测定(EBSD)结果表明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于角闪岩相条件(500~630℃),远低于锆石结晶温度(675~864℃)和U-Pb体系的封闭温度(800℃),对锆石内部的U-Th-Pb组成不会产生影响,结合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及U-Pb协和图的特点分析认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247~250Ma)是对岩浆侵位时代的体现。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低钠高钾、A/CNK和A/NK都1.0、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相似,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亲岩浆元素强烈富集,Sm和Y明显亏损的特征展示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Yb+Ta)-Rb、Nb-Y、(Y+Nb)-Rb和Ca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构造带曾经历早中生代俯冲碰撞作用的历史,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俯冲碰撞型构造环境。结合前人在哀牢山、点苍山深变质带中相继发现的早三叠世糜棱岩化花岗岩,以及长英质岩石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发生于中下地壳(10~15km以下)的特点,分析认为哀牢山—金沙江深变质带是早三叠世及其以前的岩石被俯冲到中下地壳发生韧性变形变质后被挤出或隆升到上地壳的,深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于中生代或新生代,而非元古宙,它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扬子地块的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32.
33.
个旧复式侵入岩体成岩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群 《云南地质》1992,11(1):15-20
个旧复式侵入岩体主要由龙岔河、神仙水、马拉格、松树脚、白沙冲、老卡、白云山等岩体组成。岩性可分基性、酸性和碱性,先后侵入于三叠系砂页岩及碳酸盐岩中。岩体大部分出露于个旧断裂西侧,东侧出露零星,大部分隐伏在地下200—1000m深处。成岩系列是指地壳或上地幔中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一系列岩石组合。个旧复式侵入岩体的成岩系列以往有两种划分方案:一种认为是同源岩浆多期多阶段分异演化的产物,基性→酸性→碱性;另一种将岩体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和壳源重熔系列,前者由基性演化到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