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21.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以元古宙—古生代金属成矿为显著特色。火山喷溢型铁矿、BIF型铁矿、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海底喷流型铅锌矿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主要的成矿类型。中亚构造域中南部以晚古生代内生矿床产出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塔里木、鄂尔多斯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储藏盆地,周边有金属矿产产出。特提斯构造域东北部主要是秦—祁—昆造山带西昆仑塔什库尔干、祁漫塔格重要矿集区的发现。根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划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并提出了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22.
甘肃龙首山新元古代烧火筒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文渊  杨鹏飞 《沉积学报》2004,22(1):142-147
华北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广布一套前寒武纪碳酸盐质为主要成分组成的碎屑流沉积,近年来发现在邻区北山、祁连山地区亦有分布。岩石状貌特殊,砾石大小混杂,呈无磨圆的棱角、半棱角状,为杂基支撑结构。区域上岩层连续性好,但厚薄不一,厚几米至几十米,局部与火山岩相变。根据其上覆、下伏岩层同位素年龄和微古植物化石定年资料,分析判断为新元古代中晚期的产物,讨论其成因为大陆裂谷沉积构造环境下,地壳急剧动荡,崩塌原稳定台地相的沉积,大量崩塌堆积物在大陆裂谷斜坡形成碎屑流移动而成。其为大陆裂谷的典型沉积,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龙首山及邻区新元古代中晚期大面积碎屑流沉积分布,表证当时大规模大陆裂谷作用的发生,与全球性Rodinia大陆裂解的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23.
北祁连山发现塞浦路斯型富铜工业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夏祖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沟弧盆系细碧角斑岩的形成、演化及其铜多金属矿产成矿关系”研究提出: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海底扩张强烈、蛇绿岩发育的地段,应是找寻具较大工业价值塞浦路斯型...  相似文献   
24.
因新发现的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研究存在争议,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机制又引发新一轮的关注。中国造山带中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具有鲜明的分布特点,20世纪80年代东天山黄山东等一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曾经提出蛇绿岩形成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观点,而后出现了洋壳削减闭合陆-陆碰撞后新生陆壳裂陷槽环境形成铜镍钴矿的主流认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提出,开始将东天山和新疆北山的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关联起来,并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结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含铜镍钴镁铁-超镁铁岩地球化学具有典型的岛弧特征,又将东天山铜镍钴矿床的形成与俯冲削减的板片再次联系了起来,导致岩浆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背景还存在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岩石微量元素显示岛弧信息,是俯冲交代及地壳混染引起的地球化学屏蔽效应;铬尖晶石成分及所反映的氧逸度环境指示为张性环境,而非岛弧。塔里木陆块周缘3期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代表了中国最重要的3期成镍事件,实际反映了塔里木陆块在全球大陆聚散演化中与超大陆之间关键的聚散事件:(1)新元古代金川Cu-Ni-PGE矿成矿代表了由于地幔柱作用以塔里木、扬子和西澳大利亚陆块之间的裂解为起点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直至早古生代形成原特提斯洋-古亚洲洋;(2)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Ni-Co矿则是代表冈瓦纳大陆南部裂解从而形成古特提斯洋的标志性事件;(3)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坡一Cu-Ni矿应是地幔柱作用潘吉亚超大陆生长大火成岩省的深成相组成。本文系统总结了3个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对比了3个矿床的区别。尽管坡一在3个矿床中有基性程度最高的母岩浆,但坡一相对于夏日哈木、金川显示出低的地壳混染程度,特别是地壳硫混染程度,这可能是坡一成矿相对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坡一不仅地壳混染程度低,且其混染了较多的钙质,抑制了硫化物饱和。  相似文献   
25.
26.
前言     
李文渊 《地质通报》2012,(12):1927-1928
<正>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国矿产勘查部署划分的20个重点成矿带西北地区就占7个。十余年来,一大批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部署实施,带动了矿产勘查项目的投入。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西北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西昆仑、东昆仑祁漫塔格、天山、阿尔金、西秦岭等地区陆续发现一批矿床、矿点,表明西北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西北地区找矿获得的新进展、新成  相似文献   
27.
秦祁昆造山带重要成矿事件与构造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作用的秦祁昆造山带,在中国显生宙大陆壳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构造演化复杂,成矿作用多样,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为重要成矿时期,并伴有元古宙的重要成矿事件。通过秦祁昆造山带成矿事件的研究,将成矿事件与所处的构造位置紧密联系,发现重要成矿事件均对应特殊的构造响应。其中,西昆仑古元古代塔什库尔干磁铁矿,是一个重要的成"铁"事件;阿尔金与东昆仑构造带交汇的祁漫塔格矿集区是一个重要的构造结,新发现的重要矿产是构造转换、多期次构造作用的产物;祁连山北邻龙首山中产出的金川巨型岩浆铜镍矿床,是元古宙大规模幔源物质上涌的岩浆事件;马元铅锌矿是比较典型的MVT型矿床类型,与秦岭的构造演化历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28.
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古特提斯洋何时开始裂解非常缺乏研究.根据东昆仑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简称"夏日哈木矿床")发现的事实,以及近年来在东昆仑、南祁连和阿尔金发现的一批早古生代末和晚古生代初之...  相似文献   
29.
从小岩体成大矿和岩浆通道成矿理论的提出、发展、完善及其主要成矿控制因素展开探讨,结合典型矿床实例,指出这两种理论在勘查实践中的贡献和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异同点。小岩体成大矿与岩浆通道成矿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中岩浆管道与岩浆通道成矿理论并非同一概念;深部熔离预富集是前者的主要控制因素;前者是硫化物深部熔离-脉冲式贯入占主导,而后者是硫化物就地熔离-局部聚集为主;在硫化物熔离机制方面,后者要求外来硫的加入是必需条件,而前者认为外来硫的加入并非不可或缺,在岩浆深部就可以发生硫化物不混溶作用;在成矿物质聚集方式上,后者认为含矿岩浆分凝和上侵是连续过程,而前者则强调岩(矿)浆上侵是脉动式过程。在找矿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小岩体,并注重含矿小岩体的下盘和岩浆上升的管道位置,这些地区是扩大区域找矿前景、增加资源储量最具潜力的部位。  相似文献   
30.
李文渊  吴启红 《岩土力学》2012,33(Z1):19-24
推导出JRC-JCS非线性模型下屈服接近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方法编制JRC-JCS模型下屈服接近度的计算程序,并对比该程序的分析结果与FLAC3D所得的结果,探讨各个参数对屈服接近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屈服接近度 =1的结果与FLAC3D计算的塑性区分布范围表征的结果一致,验证了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和基于屈服接近度分析获得的结果能反映非塑性区岩体的危险程度,较塑性区分布判别方法更加合理。随着节理粗糙度系数 和为岩体压缩强度 的增大,岩体屈服接近度均逐渐减小, 与 的关系呈线性特征, 与 的关系呈非线性指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