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2 毫秒
31.
新疆黄山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岩浆作用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相发育良好,主要包括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和闪长岩,橄榄岩中部分橄榄石包含有硫化物珠滴。对该岩体不同岩相进行了主元素、微量元素、铂族元素和单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岩石的化学组成受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结晶分异作用的控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分布模式,(La/Yb)N介于1.14—3.65之间,明显亏损Nb和Ta,富集Sr。含矿岩石Cu/Pd和Ti/Pd比值大于原生地幔岩浆。上述结果揭示黄山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不同岩性的岩石具有不同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但母岩浆来自同一源区。根据橄榄石的F0值和全岩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估算出母岩浆为高镁(MgO约为15%)玄武岩岩浆,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地壳富硅组分的混染是导致硫化物熔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2.
Re-Os同位素由于其较高的半衰期特点,近年来国外广泛就于前寒武纪含Cu-Ni-PGE镁铁-超镁铁岩成岩年,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数据,对壳幔岩浆源及作用进行解释研究。特别是由于Os 是6个PGE的其中之一,而多用于岩浆Cu-Ni-PGE矿床贵金属来源的判别。  相似文献   
33.
甘肃省铜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发育齐全,而目前探明的铜储量与已发现的铜矿产数量和矿化分布范围与强度极不相称,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笔者试图通过对甘肃铜矿矿特征的总结分析,在借鉴邻区和国内外铜矿勘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容矿岩石将甘肃的铜矿划分为6种类型,并提出了主要铜成矿区(带)新一轮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4.
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而地质学是贯穿于这两大主题的基础。西北地区地处大陆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环境和长期的地质作用历史,形成了以中亚成矿特色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人类历史以来深居内陆的环境特点,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日益造成了干旱一半干旱的缺水环境。开发大西北,矿产资源的有效发现和合理利用,以及对人类活动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科学认识与防治,是新时期地质工作更加关注和拓宽的历史任务。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西北地质调查工作全方位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展示了愈来愈广阔的应用天地。本文在回顾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对策提出初步思考,提出经济-地质关联概念,意在西北地区经济活动背景下,探讨地质调查工作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中国硫化镍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汤中立  李文渊 《矿床地质》1991,10(3):193-203
中国硫化镍矿床主要分布于古大陆地壳的边缘地带以及古陆壳之间的增生褶皱带,成矿时代以元古代、晚古生代为主,多形成于拉张的地质环境。含矿岩体类型以拉斑之武岩系列的侵入体为主,多为超镁铁岩或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属还原的深成环境,硫多来源于地幔,少数矿床有壳源硫加入。深部熔离-贯入作用是主要成矿方式,岩体小、含矿率高,陡产状。可归纳为四种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6.
阿拉善地块南缘镁铁-超镁铁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拉善地块南缘是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重要分布区 ,自北而南可分为北大山岩带、龙首山岩带和北海子岩带。北大山岩带以野芨里含长辉石橄榄岩侵入体为代表 ,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773.1± 10 .8Ma,εNd(t)=+0 .8~ +10 .8,ΣREE为 7.5 9× 10 -6~ 2 0 .34× 10 -6;龙首山岩带以金川二辉橄榄岩体和藏布台单辉橄榄岩为典型代表 ,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15 0 8± 31Ma和 15 11± 16 8Ma ,基本为同期幔源产物 ,金川岩体平均ΣREE为 3.33× 10 -6~ 115 .5 2× 10 -6,εNd(t) =- 1.9~ - 4 .3,藏布台εNd(t) =+2 .6~ +2 .9,差异显著 ;北海子岩带岩体分布有限 ,其中辉长岩体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14 4 0± 2 2 0Ma ,εNd(t) >0 ,ΣREE为 179.6 4× 10 -6~ 2 0 7.76× 10 -6。龙首山岩带和北海子岩带可能同为中元古代早期超地幔柱作用下地幔派生岩浆的产物 ,εNd(t)值的差异反映了各自岩体成岩过程的不同 ;野芨里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 ,是亏损地幔的产物 ,与金川等岩体的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7.
北祁连山加里东期聚敛作用的构造转换及其成矿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祁连造山前的构造聚敛样式的诸多争议,主要源于北祁连山东西段的巨大差异。甘肃肃南白泉门以东主要表现为,自北而南发育有弧后、岛弧和洋中脊、洋岛海相火山岩系,产出岛弧裂谷白银厂式(黑矿型)和弧后扩张脊石居里沟式(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少见陆壳基底碎块,花岗岩侵入体不发育;而西段以镜铁山微地块为特点,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系发育,分布有大面积花岗质岩基,产出夕卡岩型钨矿床。这种东西段区域岩石组合和成矿特征上的差异,反映了早古生代北祁连洋盆在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向北俯冲消减构造聚敛上的不同,东段为洋-洋俯冲的马里亚纳型的沟-弧-盆系大陆边缘,西段则转换为洋-陆俯冲的智利型活动大陆边缘,并由于深部消减物质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碰撞岩浆作用形式和相应的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38.
深断裂不导岩———论含铜镍硫化物镁铁—超镁铁岩成岩地质背景(摘要)李文渊(甘肃省地勘局兰州730000)已知赋存铜镍硫化物矿体的镁铁—超镁铁岩,无一例外形成于地质历史上大陆地壳拉张的构造部位。按构造拉张基底为前寒武纪地层和显生宙地层之别,分别归属于大...  相似文献   
39.
古亚洲洋与古特提斯洋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渊 《岩石学报》2018,34(8):2201-2210
从板块构造研究中国古生代洋陆关系和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离不开对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的关系判断,特别是对于中国西北部的研究,两个古生代大洋形成演化和关系是理清重要地质构造和成矿事件的关键。本文认为早古生代的原特提斯洋与古亚洲洋应连为一体,合称古亚洲-原特提斯洋,简称古亚洲洋。古亚洲洋是发育于早古生代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大洋,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的形成是元古宙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三叉裂谷开启大洋的开始,塔里木陆块作为古亚洲洋南岸的一个陆块,早古生代的昆仑洋、祁连洋和秦岭洋只是古亚洲洋的分支或次生洋盆,这些次生洋盆于志留纪末闭合,古亚洲洋主洋则直到晚古生代泥盆纪末才闭合。石炭纪天山及邻区是古亚洲洋闭合后板块构造后碰撞机制与地幔柱作用提供热动力的两种地球动力学机制并存的构造背景,为大规模壳幔混合(染)岩浆作用和成矿爆发提供了可能。古特提斯洋是古亚洲洋在晚古生代的发展和继承,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矿床的产生是冈瓦纳大陆北侧志留纪末破裂三叉裂谷开启大洋的开始,塔里木和华北等泛华夏陆块群构成了古特提斯洋北岸陆缘,石炭纪大洋形成,西昆仑玛尔坎苏大型优质锰矿可能就形成于大洋北侧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海或陆表海,成矿物质则很可能来自于同时代的大洋中脊。德尔尼大型铜钴矿为晚石炭世大洋中脊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而铜峪沟大型铜矿和大场大型金矿等则分别为古特提斯洋消减俯冲岛弧岩浆作用矽卡岩-斑岩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三叠世末古特提斯洋闭合。  相似文献   
40.
1 概述 2008年8月6~14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比较行星学与撞击构造是相比过去国际地质大会发展较为迅猛的领域,受到了更多国家的关注,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非常大的变化.笔者未参加2004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所以无从比较其具体变化,仅从会议报告内容而言,均是近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知.比较行星学与撞击构造领域共分五个专题讨论会,分别是:比较行星学进展、火星和金星的地质学、从气体和尘埃到星球、月球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撞击构造等.大会共有论文63篇,宣讲了38篇,展讲了25篇,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注,是大会最为鲜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