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李文辉  陈丽茹  冼楚盈  孙彩歌 《热带地理》2022,42(10):1713-1723
广州“5·21”新冠肺炎疫情是境内首起由新冠病毒“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以广州“5·21”疫情感染者为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本土境外输入关联疫情的统计特征、扩散网络与防控管理。研究结论主要有:1)广州“5·21”疫情感染者以老年人居多,感染者潜伏期较短,病毒传播速度快。核酸检测筛查可将病毒传播的风险精准控制在已知范围;行程轨迹可以辅助及时厘清病毒传播链条,切断传播途径。2)感染者所在区和镇街、重点防控区域、分级分类防控管理区域呈片状和点状分布,感染者在少数镇街呈集聚分布特征,疫情传播以接触扩散为主、兼具跳跃扩散的特征。3)疫情扩散传播网络以“簇状”和“链状”为主,网络整体呈现一定“小世界”特征;网络节点层面指标值较高的节点处于疫情接触扩散传播网络的关键路径,是疫情分级分类防控管理的重点对象。4)疫情分级分类防控管理应做好出入管理、社区管控、居家隔离、需求保障、生活垃圾处理、环境消杀、健康监测和服务、核酸检测、宣传引导和管控解除等工作。  相似文献   
62.
小红山矿床与河北大庙钒钛铁矿床同产在天山-阴山造山带的两端和相近的纬度上,华力西早期辉长岩为赋矿主岩体,地表多呈脉状贯入型钒钛磁铁矿分布,深部多以隐伏的岩浆-分异型似层状钒钛磁铁矿产出。矿体较稳定、品位较富。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钛铁矿为主,共伴生有V等元素。属于一种岩浆-分异和分凝-贯入叠加复合型的钒钛磁铁矿类型,为介于攀枝花式和大庙式钒钛磁铁矿特征之间一种新的成矿类型。此类型矿化的发现,对寻找同种钒钛磁铁矿类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大陆岩石圈精细结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地震反射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解决深部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实验,使用该技术揭露盆地、造山带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并应用于油气资源远景评价、矿产资源勘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扼要介绍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的发展及其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4.
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利用天然地震观测获取地下速度结构的方法。尽管有不同的新方法涌现,天然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尤其是多震相联合反演的格点层析成像方法,是当今使用广泛使用的层析成像方法之一,是对地球内部成像的最有效方式。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的未来发展首先是提高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即增加接收地震波信息的地震台站分布密度;同时,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联合反演相互约束可以给出较为严格的地球物理模型,并来降低了地球物理反演和解译的多解性,这是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趋势,也是天然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5.
陆陆碰撞过程是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主体。然而,人们对印度板块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行为尚不了解。如大陆碰撞及其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如何进行的、印度板块是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还是回转至板块上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以及两者比例如何,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板块低角度沿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俯冲在低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之下已经被反射地震图像很好地揭示。然而,关于MHT如何向北延伸,前人的研究仅获得了分辨率较低的接收函数图像。因而,MHT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印度板块的俯冲行为仍是一个谜。喜马拉雅造山楔增生机制,也就是印度地壳前缘的变形机制,反映出物质被临界锥形逆冲断层作用转移到板块上部,或是以韧性管道流的样式向南溢出。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地区横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沿东经81.5°展布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精细揭示了地壳尺度结构构造。剖面显示,MHT以大约20°的倾斜角度延伸至大约60 km深度,接近埋深为70~75 km的Moho面。越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运移到北面的印度地壳厚度已经不足15 km。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显示中地壳逆冲构造反射发育。我们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地壳尺度的多重构造叠置作用使物质自MHT下部的板块向其上部板块转移,这一过程使印度地壳厚度减薄了,同时加厚了喜马拉雅地壳。  相似文献   
66.
桂东北富川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齐全。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实测剖面和分析测试资料,对泥盆纪沉积相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该地区泥盆系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两种沉积相区,细分出若干相带;并自下而上将泥盆纪地层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的详细分析,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特征及海平面变化,探讨了该地区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7.
天山石林的景观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石林,位于新疆天山西段的腹心地区,石林景观千姿百态,多呈石墙状、石芽状、峰丛状、孤峰状、尖顶状、平顶状、蘑菇状、方柱形、浑圆形等。成景岩层为第四纪西域组。成因与节理裂隙、冰雪的融冻、差异风化、重力崩塌、化学溶蚀等地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李文辉 《广东地质》2001,16(2):55-62
粤东北的梅县、兴宁、蕉岭一带前泥盆纪地层出露较广,自下而上划分为楼子坝组、南岩组、黄连组和林田组。除南岩组外,其余各地层单位均含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划分为Leiopsophosphaera(光球藻)-Trachysphaeridium(粗面球形藻)-Laminarites(片藻)和Leiopsophosphaera(光球藻)-Micrhystridium(微刺激)-Reticulum(粗网球藻)两个组合,并认为该地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地层。  相似文献   
69.
由多个地体拼接而成的青藏高原,有着世界上最厚的地壳。在高原中部,从拉萨地体到羌塘地体,穿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的地壳厚度变化长期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论述从拉萨地体北端横跨BNS到达羌塘地体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的结果。探测发现了清晰的Moho反射,揭示了拉萨地体—羌塘地体Moho深度和地壳厚度的变化。探测结果表明,在BNS下方Moho深度由南至北出现了6.2 km的急剧减小,并且与BNS向北28 km处的羌塘地体南部比较,地壳厚度变浅了12.5 km。否定了前人对BNS下方Moho存在20 km显著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