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了常规复合片钻头钻遇弹塑性致密泥岩钻进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该种地层的新型尖齿PDC钻头。通过对PDC切削齿几何结构的改进、切削结构和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而研制的新型钻头,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钻进效果。平均寿命高达300 m,平均钻进时效3~4 m,解决了弹塑性致密泥岩钻进效率低的难题,为类似地层的钻探施工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水文分析模型,通过DEM数据,结合山地综合分类模型,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对山地进行定量化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以负地形洼地贡献区域作为山地相对高程的起算面,完全摆脱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解决了一直以来难以确定山地相对高度起算范围的难题;以负地形洼地深度作为山地相对高程是正确可行的,且能快速获取山地的相对高程;以山地表面积代替投影面积计算山地率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浙中地区后山店花岗斑岩体进行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锆石Lu-Hf同位素的测定。测年结果显示其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48.5 Ma±1.2 Ma(MSWD=1.4),说明浙中地区有晚侏罗世侵入岩的存在,属于燕山早期晚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成岩时代可能代表了古太平洋构造域下的板内岩浆活动和陆缘弧间的过渡阶段。锆石的εHf(t)值为-10.3~-3.5,均为负值,二阶段模式年龄tHf2(Ma)变化范围主要集中于1 400 Ma~1 829 Ma之间,反映其物质来源可能为中元古代下地壳基底物质,并在成岩过程中有幔源组分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北辰区设施农业温光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辰区气象站近40 a(1971-2010年)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温光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温度资源变化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光照资源的变化则与之相反,低温、连阴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加剧,尤以中度和重度灾害的发生明显,北辰区的这一变化对研究我国北方大城市郊区设施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与全球变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工作,特别是有关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针对近50年来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现象的几种可能机制,推测了全球气温变暖可能会对北太平洋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归纳指出了研究该问题的复杂性与目前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春  韩笑 《高原气象》2008,27(2):325-330
为了研究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本文利用夏季850 hPa上20°N以北105°~125°E之间平均南风风速2 m/s所在的纬度,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数。初步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北界在1976年之前(含1976年)位置偏北,而1976年之后位置偏南,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型的变化。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异常,东亚夏季风强度、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面积、亚洲大陆热低压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东亚夏季风北界位置偏北(南)时,对流层低层亚洲大陆热低压偏强(弱),东亚夏季风偏强(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南)、面积偏小(大),南亚高压偏弱(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流以下沉(上升)为主,降水偏少(多);华北地区气流以上升(下沉)为主,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7.
渤海夏季环流和渤海海峡水体输运的数值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一个基于POM的涵盖渤、黄、东海的海洋环流诊断模式来研究渤海夏季环流。分别进行了风海流、密度流和总环流的模拟。从模拟结果得出:渤海海峡夏季与北黄海的水交换总的来说表现为北进南出特征,但与冬季相比,其流量较小(约5×103m3s 1)且不能深入渤海。辽东湾基本上受气旋式环流控制,黄河口外至渤海湾受反气旋式环流控制。数值实验表明,渤海夏季主要属密度流性质。在渤海海峡的北岸存在一支明显的上升流,而且北部的海水垂向运动比南部要强许多。在渤海中部的纬向断面上,东部的海水垂直交换要比西部活跃得多;渤海海水的垂向运动亦主要是密度流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湘西北龙山-永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勘探潜力,利用野外典型露头地质剖面资料,通过对典型剖面页岩样品的系统观测、采样、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特征研究,评价研究区目标地层页岩的成烃成藏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泥页岩普遍具有有机碳含量高、残留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低、生烃潜能S1+S2指数略低。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正构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受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影响,多表现为双峰型(C18/C25),∑C21-/∑C22+值为0.45~1.11,显示轻烃组分缺失,重烃组分占绝对优势;Pr/Ph值范围在0.27~0.44,具有植烷优势,显示原始有机质发育于较强还原沉积环境。烃源岩样品饱和烃组成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 > 三环萜烷 > 四环萜烷,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字形分布,Ts/Tm为0.39~0.66。C27规则甾烷含量略大于C29规则甾烷,显示沉积母质以浮游生物及海洋型自养菌为主,亦含有部分藻类为主的有机质输入。镜质组反射率Ro均在2.57%~3.01%,普遍小于3%,已经达到了过成熟阶段。全岩矿物组成成分分析显示,页岩中脆性矿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其次为黏土矿物。综合页岩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分析结果,提出研究区湘西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具备页岩气成烃成藏的物质条件基础,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适中、脆性和吸附性较好,为深入开展页岩气勘探目标区优选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春 《地理教学》2021,(12):58-60
本文以俄罗斯为例,设计"横跨亚欧的大国、巨大的东西差异、能源经济何去何从"三个教学主题,探讨了主题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应用.通过问题导学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个多媒体空间数据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将多媒体数据与空间数据有机地集成一体,具有数据管理方便和数据操作高效的特点,并给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