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柴北缘侏罗系页岩的有机碳含量高、厚度大、分布广,但有机质成熟度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制约了研究区页岩气的表征与评价。通过开放体系下的加热实验,系统刻画了不同温度下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认为,热模拟温度200~400℃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优势温度区间,孔隙数量多,从微孔到宏孔都非常发育,孔隙间可形成网状连通。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孔隙会出现“塌陷”现象,对页岩气的赋存起到抑制作用。与此同时,有机质的孔隙发育也具有不均一性,不同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能力存在差异,以镜质组、壳质组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较迟缓,有机质转化不彻底,而以沥青质体、藻类体、无定形体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时间早、强度大、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好,是页岩气储集空间的主要贡献者。另外,结合能谱分析,认为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及Ca、Mg等碱土元素的含量也是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95.
双差定位方法在山东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运用双差定位法和波形互相关技术,对2003年6月5日发生的青岛震群和1974年以来的潍坊(36°~37°N,118°~120°E)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同时使用多种震相,对深度进行控制。并对GENETIC遗传算法、交切法和双差定位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定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更切合实际,在山东地区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
基于在相似外加载荷作用下结构相似的构造可表现出类似的破裂图像及前兆演化特征的实验室研究结果, 对华东地区现代中强地震进行了初步构造分类,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19次震例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的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① 大多数震例前具有2~3年尺度的地震学异常, 图像以“条带”和“增强”为主; ② 多数地震在条带异常后有1~2年的中期平静, 震前0.5~1年左右在中期平静背景上出现“集中、 收缩”图像; ③ 震前3个月左右的较短时间内, 多数震例震中附近以短期“平静”为主; ④ 部分震例前短时间内震中附近有“显著性地震”事件发生; ⑤ 不同构造类型震例前, 地震异常图像可能存在差异; ⑥ 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可能更多是属于沿原存断裂继承性破裂导致的地震, 震源力学性质多为拉张型。 拉张与挤压型地震的异常特点也可能存在差异。 但由于震例较少, 其确定性和成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近震速度震级公式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的检测表明,用最大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的1/2π倍,即TVmax/2π来替最大动位移测定近震震级是不合适的,其所定震级普遍比模拟位称震级偏小,而且两种震级之间也没有一种较简单的关系。用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最大值的1/2π倍,即(TV/2π)max代替最大地动位移测定近震级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不便,对速度型数字地震记录通过积分恢复地面移后所测震级位移震级相对比,实测结果表明,两种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8.
数字化遥测台网与模拟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记录波形的特征有一准确的认识,对山东、山西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台网的地震波形特征进行了比较。对同一台址的最大地动位移、振幅比以及波形的初动在清晰程度上作了比较,并对前者作了量化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有91%的地震地动位移差在50%以内,地动位移符合程度较高,有93%的振幅比差在±0.5以内,即震级偏差落在±0.5级以内,波形特征很接近;对同一台址的同一地震,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形较模拟记录的地震波形在高频段更清晰。  相似文献   
99.
Introduction The accurate gradual change style seismic phases identification is an older new question for discussion. Wavelet transform has good localization properties in time-frequency domain, and is a effective tool to analyze seismic signal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ction of many kinds of signal, picture processing and other fields. When a kind of new signal stack up another kind of signal, more high frequency signal components will happen at onset time of new signal. Based on the wave…  相似文献   
100.
引言华北地区是中国东部强震活动的主要地区 ,同时又是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的地区。对研究该区地震活动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完整翔实的资料。前人研究表明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平静区和丛集区以及地震空段。我们以这些基本观点 ,讨论华北地区地震时空基本特征 ,进而研究强震活动的危险背景。我们以 3 0°~ 4 0°N,1 1 4°~ 1 2 3°E为研究区 ,历史地震选用中国地震简目为基础资料 ,震级下限 M≥ 6;近代地震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地震目录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1 华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