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1.
本系统可自动调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气象实时资料,根据各种预报指标,对“大风”、“大雨”、“冰雹”、“大雪”、“寒潮”、“霜冻”及“晴雨”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12.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比较独特,气象信息与广告信息兼容,广告内容全凭画面展现,而且时间短暂。紧抓观众的视觉,是我们栏目广告设计唯一一条能走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41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多尺度试验观测和跨尺度机理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准确估计陆地碳汇时空变化是预测气候变化和执行温室气体控制协议的基础.近10年来,以大型试验环境控制、涡度相关测定和定量遥感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多尺度生态观测网络的建立,获得和积累了大量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的数据.但是这些高强度和多尺度观测并没有显著降低对陆地碳汇及其变化估计和机理认识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观测主要是在各个尺度上分别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取决于从生物个体的短期反应到区域生态系统格局长期变化各个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试验和观测总是在特定尺度上进行的,认识和定量表达跨尺度相互作用需要应用机理模拟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生态机理模型以单一尺度试验观测数据为基础,不能现实地模拟生态系统大尺度格局、结构和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动态响应和适应.估计和预测由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决定的陆地碳汇变化要求构建新的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和机理模型,集成和定量表达从生理生态过程响应到生态系统格局适应性变化的传递机理和非平衡生态系统演替机制.多尺度数据-模型融合(Data-modelfus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新方法,它包括应用多尺度观测数据建立跨尺度机理模拟模型;应用多种观测数据在不同尺度上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应用动态观  相似文献   
414.
1999年夏季青海多雨形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1959-1999年降水,气温、高度场等资料分析得出,1999年夏季青海省多雨与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及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极涡强度偏强等因素有关,其中,中高纬度地区乌拉尔山高压脊多次建立和稳定维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异常偏北,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是造成青海省夏季多雨的最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15.
川西松潘-甘孜弧前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处柴南缘昆中蛇绿杂岩带与羌塘地块北缘可可西里—金沙江古缝合线之间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包括东昆仑构造带),其主体应属古特提斯洋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时期向其北侧的柴达木古陆南缘俯冲过程中在活动陆缘弧—沟间隙之间增生形成的一个大型弧前构造带。具有由弧前盆地沉积楔和基底增生杂岩构成的双重结构特点,其形成与冈瓦纳大陆北缘若尔盖“三角”地块的楔入及俯冲带向南迁移有关。大致经历了晚石炭世一早三叠世狭窄弧前盆地和中晚三叠世宽阔弧前盆地两个主要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16.
陕西煎茶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煎茶岭金矿原生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约占3%。黄铁矿多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碳酸盐中,其粒度极为细小,多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脉石矿物约占95%,以碳酸盐、石英为主。矿石中金品位为7.78×10-6,金矿物为含银自然金。金矿物的粒度分布于0.154~2.304μm,一般为0.384~0.768μm,可能还有更细的次显微金存在。黄铁矿是本矿床中金的最主要载体矿物,约有86.18%的金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417.
精确悬高测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一种精确测量架空线高度的原理、步骤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18.
金刚石钻进开孔或较软地层使用合金钻头钻进,有时崩落一些合金片;在金刚石钻进中,有时孔壁出现探头石或脱落岩心,下钻不慎,会墩坏钻头胎体;在处理孔内事故时,也会崩掉合金刃等。为捞净这些金属碎片,开钻初期用磨孔钻头磨灭和用开口取粉管冲捞,每次所用时间经常是一、二个班甚至是一、二天。后来用掏心套捞和喷反磨捞两种方法,效果较好。1.掏心套捞法。在岩石较完整,碎金属少且颗粒较大时,可用此方法捞取。采用此法前,如有残留岩心则先将其磨掉,再下入掏心钻具(见图1)钻出小孔,使金属碎片落入小孔中,就可再下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419.
一句话新闻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设立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国土资源窗口”,连续四次被评为“星级服务窗口”和“流动红旗窗口”称号。  相似文献   
420.
利用塔中气象站垂直探测系统的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稳定层结条件的湍涡特征长度尺度、能量耗散率及湍流结构函数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湍涡特征长度尺度在弱不稳定或近中性条件时最大,随不稳定程度的增强有明显减小的趋势,随着稳定程度的增加有先迅速减小后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热量特征长度尺度比动量特征长度尺度总体要大一个数量级;无因次湍流热量耗散率的拟合函数形式与其他试验一致,但经验系数略有差异;利用Kaimal公式和湍流谱方法间接计算的稳定条件湍流能量耗散率及湍流结构函数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