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文章利用天然地震的PS转换波研究了北部湾陆缘地区的地壳结构特征.PS转换波测量表明:本区地壳内部存在4个明显的转换界面:PSC、PSG、PSM、PSM1,分别代表上地壳、中地壳底界以及Moho面(下地壳底界)和上地幔顶部的第一转换面.计算结果表明,本区上地壳厚约12 km,中地壳厚约9 km,下地壳厚约11 km,Moho面深约32 km.地壳厚度(或Moho面深度)由海向陆变厚(或变深),由内陆的灵山到海陆交界处的北海、合浦,Moho面深度(或地壳厚度)由34 km变为30 km左右.PS转换波测深结果还表明,本区内NE向钦防-灵山断裂、合浦-博白断裂以及NW向小董-合浦断裂向深部延至中地壳,属壳断裂性质.北部湾陆缘地壳性质上仍为陆壳,由陆向洋明显减薄,北部湾盆地发育于这一减薄陆壳的前缘,是由地壳进一步伸展减薄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82.
北山柳园地区中志留世埃达克质花岗岩类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北山柳园地区发育的埃达克质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为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较高SiO2 (>56%),Al2O3 (>15%)和较低的MgO (<3%)含量,Na2O>K2O; 并且具有高的Sr含量(>400×10-6)和Sr/Y比值; 样品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 =18~86,强烈亏损重稀土Yb与Y,具有不明显的Eu异常(δEu=0.90~0.95); 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HREE、高场强元素(HFSE: Nb、Ta),与世界上典型的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相似。然而样品具有相对高的(87Sr/86Sr)I (0.70635~0.70636)和相对低的εNd(t) (-0.8~-0.9),以及锆石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 (t) (-0.8~+2.7)同位素特征,比典型的俯冲洋壳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具有更多的放射成因,推测可能是源区加入了地壳物质/沉积物/或特殊的洋壳(OIB/E-MORB)熔融,以及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混染所造成的。埃达克质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424±4Ma,代表了花岗岩埃达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花牛山岛弧带在中晚志留世时期具有较高的地热梯度,发育了大面积高εNd(t)钙碱性花岗岩和区域围岩发生了高温变质作用。因此,柳园埃达克岩是由于热的洋壳向花牛山岛弧地体俯冲过程中熔融形成的,俯冲洋壳熔融是本地区早古生代大规模地壳增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3.
白石泉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阿齐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南侧,产于同源侵入基性-超基性复式岩体中。采用锆石激光剥蚀法(LA-ICP-MS)获得矿化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81.2±0.9Ma。辉长岩和橄榄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白石泉含矿杂岩体具高Mg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LREE和高场强元素(U、Pb),而具有Ce负异常和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Ta、Zr、Hf)的特征。这些表明白石泉含矿杂岩体具有幔源特征和岛弧岩浆特征。结合对白石泉岩体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本文推断白石泉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陆缘环境,即早二叠世期间在东天山地区还存在俯冲作用,因而古亚洲洋至少应在早二叠世晚期或以后才闭合。  相似文献   
84.
北疆地区阿尔曼太蛇绿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东准噶尔带阿尔曼太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记录了古亚洲洋的演化,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阿尔曼太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9组测试数据给出了较好的206Pb/238U年龄503±7Ma(MSWD=1.2)。结合相关大地构造解剖与前人的年龄数据,本文认为阿尔曼太蛇绿岩是古亚洲洋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残余,与岛弧火山岩组成洋内弧。该洋内弧向北拼贴到阿尔泰地体南缘,形成科迪勒拉型俯冲边缘。东准噶尔带是阿尔泰南缘在古生代向南增生的弧碰撞-增生造山带,对大陆侧向增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吴峻  兰朝利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05,24(12):1157-1161
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沿东西走向的木孜塔格一鲸鱼湖断裂断续出露有变质橄榄岩、堆晶岩、火山岩及其上覆的硅质岩,彼此呈构造接触关系。其中,火山岩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构成。野外观察曾认为火山岩属于蛇绿岩的一部分.但火山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其富集LREE、Cs、Ba、Th、Pb贫Nb,Ba/Nb、Ce/Pb、Cs/Rb、Ba/LaNb/Ta分别为18.59-102.82、1.42~8.13、0.10-0.49、11.76-51.79和6.22-13.58,TiO2含量1.64%-2.09%。这些特征表明该火山岩为形成于较成熟岛弧环境的火山岩而非蛇绿岩成员,也指示木孜塔格地区曾经历了与今西太平洋边缘近似的演化过程,可能形成了较成熟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86.
87.
增生型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04,23(9):947-951
增生型造山带是20世纪90年代新识别出来的一种造山带类型。这类造山带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增生型造山带的基本特征是:①具有很宽的增生楔,增生楔中的复理石基质向着海沟后退方向时代逐渐变新;②增生楔中有多条蛇绿岩带,是海沟后退到适宜的构造位置时沿滑脱断层就位形成的;③增生型造山带中有多条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岩带,其生成时代也向着海沟后退方向变新;④增生地体内含有海山、大洋岛和大洋台地的构造碎块,使增生型造山带复杂化;⑤增生型造山带中具有多条韧性剪切带,可能是蛇绿岩构造就位的滑脱带;⑥增生型造山带含有大型、超大型铜、金和多金属矿床。增生型造山带尚有许多有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增生型造山带分布广泛、规模巨大,是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地区。  相似文献   
88.
阿尔金红柳沟蛇绿混杂岩中MORB与OIB组合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阿尔金红柳沟地区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中含有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细碧化玄武岩、硅质岩、复理石等岩石组合。笔者研究证实,该地区蛇绿岩中变基性岩具有过渡型洋中脊玄武岩(T-MORB)的特征,并发现蛇绿岩在混杂带中与洋岛玄武岩(OIB)共生。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图上,T-MORB型变基性岩配分型式为平坦型;OIB中TiO2含量高,近3%,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等,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MORB和OIB组合的出现说明早古生代时,该地区存在过洋盆。这一组合可与北祁连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9.
在新疆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的燧石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杜内晚期的放射虫化石,首次为这套蛇绿混杂岩提供了时代依据.结合在邻区的祁漫塔格和可可西里发现的放射虫,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在早石炭世期间曾沿多处裂解.它们之间可能有狭窄的通道相连,是否构成统一的大洋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广西合山马滩大隆组的沉积序列研究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滩地区的大隆组,以火山碎屑岩和硅质岩沉积为主。镜下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可分为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3亚类共8种岩石微相;硅质岩可分为生物成因硅质岩和生物火山成因硅质岩两亚类共5种岩石微相。这些岩石微相构成了12种主要的岩石相,而岩石相垂向上组成了6种主要的沉积序列。沉积序列指示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浊流沉积,一种是水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碎屑流向高密度浊流进而向低密度浊流演化的沉积,一种是早期沉积的凝灰质和硅质生物颗粒在滑塌作用下形成的浊流沉积。沉积序列研究并结合马滩地区大隆组沉积时期的古地形,表明当时该区不易发育海底扇沉积,而易接受低密度浊流沉积,形成了连续性好的较薄层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