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我国几个地区浊积岩系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找寻沉积矿床、研究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的需要,浊积岩(在构造意义上称为复理石)的研究有相当快的发展。作者对东北某地早第三纪浊积岩、秦岭中段三迭纪浊积岩和浙西奥陶纪浊积岩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本文就它们的识别特征、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进行概要的讨论,可能对区测填图和普查找矿等方面工作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93.
白云鄂博群中的蛇纹岩质滑塌堆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白云鄂博区北面的比鲁特附近,出露一条超基性岩。超基性岩露头长度约1200米。宽度沿走向有明显的变化,从几米到30米。过去,这个超基性岩露头被认为是侵入的岩体,并定为加里东期侵入体1)。近几年,还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金伯利岩岩体。 我们在研究白云鄂博群的岩石学工作中,发现该超基性岩,至少露头部分是经受了沉积作用改造的滑塌堆积。本文对这一滑塌堆积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94.
四川木里混杂堆积带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攀西裂谷西部边界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在木里地区发现了宽数十公里的混杂堆积带。这条混杂堆积带位于扬子古台块之西,向西与理塘晚古生代火山弧的弧前消减杂岩相接,位于一个大地构造上十分重要的部位。本文将对主要的观察事实做一报道,并对其地质意义作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5.
引言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沉积学工作者对浊流沉积和其他重力流沉积寄予很大重视,陆续在各个时代的地质剖面中发现了这类沉积物,并进行了程度不等的研究,代表了我国沉积学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983年10月14-21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讨论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会议参加者考察了桂西山区田林县的路城,八渡和浪平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剖面上的碳酸盐台地跌积边缘重力沉积、深海盆陆源碎屑浊积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会上宣读了27篇论文,进行了学术讨论。这次会议无疑将促进我国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研究工作更加迅速地深入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已往的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的研究成果予以简要综述,同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做些初步的议论。  相似文献   
96.
在西藏冈底斯山以北、唐古拉山以南地区,分布着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它们与本区的超基性岩空间上接近,或者呈断层接触。对这些岩石组合的成因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大陆碰撞缝合带的蛇绿岩(常承法与郑锡澜,1974),有人认为是岛弧与边缘海的产物。近来,张旗(1983)在丁青发现了比较连续的蛇绿岩组合。要正确地对这些岩石的构造环境进行解释,必须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对采自拉弄沟、罗布中(图1)两地的玄武岩和采自切里湖的安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做了初步研究,这里将初步结果及讨论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97.
    由于六十年代以来地质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导致地质学家把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及其与地球其它圈层的相关关系上。论文针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就
地质过程、成矿理论、资源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应予重视的一些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8.
孙枢  李继亮 《沉积学报》1984,2(2):38-38
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大学(ETH)许靖华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于1983年8月4日-9月21日来华讲学和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其间,许夫人也来华做了短期访问。参加接待工作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新疆地理所和生物土壤沙漠所、兰州地质所、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等。  相似文献   
99.
中国东南大陆及相邻海域岩石图结构、组成与演化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七五”重大研究项目,持续到“八五”期间。项目由李继亮研究员负责,组织了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所、海洋所、南海海洋所、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  相似文献   
100.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浊流沉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闽西南地区的早三叠世溪口组主要由深水浊流沉积组成,可以识别出5个相类型:砾岩相、砂岩相、砂岩-泥岩相、粉砂岩-泥岩相、具粒序的粉砂质泥岩相。它们可组成5个相组合,分别形成于浊积扇的上扇、中扇和下扇环境。相组合的空间展布、古水流以及遗迹化石的分布均一致表明,当时的大陆坡倾向南东。砂岩的地球化学成分反映其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