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1#脉为旧店金矿内最大的一条含金石英脉。在总结1#脉矿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其找矿标志等基础上,预测了其深部隐伏矿体。1#脉受长> 6 000 m、平均宽> 3 m 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矿体主要分布在控矿断裂构造宽大部位和在趋向上和倾向上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金矿体群主要分布在煌斑岩和闪长玢岩等脉岩集中分布部位。控矿断裂宽厚,强硅化和强绢英岩化并存,网脉状和细脉状石英脉发育以及闪长玢岩和煌斑岩类出现为矿脉深部出现隐伏矿体的地质标志。根据矿脉中1 000 多个地球化学原生晕样品研究结果,矿脉中As、Sb、Hg 元素组合异常属矿上晕异常,其强异常地段和强异常样品出现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根据这些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1#脉深部预测出4 个隐伏矿体靶区,现已对其中两个靶区进行了坑道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22.
邓泽文  张渊  李绪俊 《世界地质》2012,31(2):290-296
黄埠岭金矿床是蚕庄金矿的主要生产采区之一,已开采黄金金属量1. 6 t 以上。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对危机矿山进行深部矿体定位预测以解决后备储量不足的问题。黄埠岭金矿床7 号脉原生晕地球化学的指示元素相关性、元素组合、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 因子得分F4、F5 增高可作为矿体上部的标志; 而Hg /Ni 等累加指数值增高时为矿体的上部,反之为矿体的下部。本研究还评价了其深部含矿性并圈定了3 个深部靶区。  相似文献   
23.
海沟金矿成矿期正长闪长斑岩脉岩中包含捕获碎屑锆石和岩浆结晶锆石。其中:岩浆结晶锆石U-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32.4±1.5)Ma(n=18,MSWD=0.48,概率为0.96),可代表脉岩结晶年龄;在锆石U-Pb谐和年龄图上样品的上交点年龄为(2 460±29)Ma,下交点年龄为(137±18)Ma,前者可代表捕获碎屑锆石的成岩年龄,后者与脉岩中岩浆结晶锆石测年结果相近。综合分析认为,海沟金矿的成矿年龄应为132.4~128Ma,是陆内碰撞造山向伸展造山的构造转换时期。软流圈地幔隆起及其有关的地质和成矿作用是海沟金矿形成的主因。大海沟辉长闪长岩体为成矿同期同源岩体,其成岩年龄应代表海沟金矿成矿年龄的上限。  相似文献   
24.
海沟岩体是海沟金矿的赋矿岩体,由边缘相二长岩和中心相二长花岗岩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硅,富铝,全碱含量较高等特点。海沟岩体富集高场强元素( HFSE) Th、U、Nb、Ta、Hf、 Zr,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岩体稀土元素呈强分馏、无明显铕异常、轻稀土强烈富集模式。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均落入火山弧环境。综合分析认为海沟岩体与中太古宙色洛河群变质岩共同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变质核杂岩,结合海沟岩体锆石SHRIMP U --Pb 精确定年结果( 322 ~ 326 Ma) ,认为在海西早期中亚-蒙古洋尚未闭合、南北地体未发生碰撞前,大洋板块向南深俯冲于华北板块之后引起陆壳增生,部分融熔形成深熔含铀钾质花岗岩。海沟岩体可能为火山弧环境下形成敦化隆起这一陆壳增生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