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160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832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7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物理量场在客观定量预报中的使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双一 《气象》1991,17(6):18-22
  相似文献   
993.
994.
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否一定从定性走向定量?目前许多文章都把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说成是从定性走向定量。这种认识存在着片面性。钱学森等(1990)提出:对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要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研究效果最好,而不是过去设想的单纯的定量方法。定性研究常常能在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复杂交叉作用,能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995.
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翁文波教授作学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作了题为“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翁文波教授在1992年1月对美国加州1992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6.
在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分析中,一般认为切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其实,径向应力有时也可成为最大主应力,从而导致屈服条件的根本变异。此时形变围岩压力公式不同于前者,它们一起组成完整的Kastner公式和Caquot公式。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促进地震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我省地震科学学术交流,推广科研成果,经省委决定,于四月廿日至卅日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地震工作及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新时期的总任务,检查总结了过去一年中我省的地震工作,对  相似文献   
999.
由联合国组织的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勘探开发和利用参观考察团于1980年9月9日至30日在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市进行专业参观考察活动。这次活动是地质部应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的要求而举办的。 该团成员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十四个发展中国家,都是本国水资源规划管理方面的专家。这是地质部在我国境内与发展中国家在地下水勘探开发利用领域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当大地震一发生,地震工作者立即根据各台站的地震仪器记录,利用走时表,迅速定出表中位置,以便及时准确地奔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因此,走时表准确与否,是极为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使用捷夫瑞斯-布伦(Jeffreys-Bullen)在1940年发表的走时表(简称J-B表),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个表作了一些改进,但在我国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误差,因为它是利用日本、欧洲、北美、南美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地震资料计算出的世界平均表,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地震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