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最近,国内一些单位在物探中应用PC—1500袖珍计算机做了不少工作。在电测深方面文献[1]、[2]提供了电阻率测深及激发极化测深的方法和程序。本文给出了在PC—1500机上实现的电测深曲线T函数自动拟合反演解释方法和程序,供大家参考。一、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在水平层状大地表面上对称四极排列的视电阻率表达式为 p_s=r~2 intergral from n=0 to ∞ T_1(λ)J_1(λr)λdλ (1)式中r=AB/2,为对称四极排列的电极距;J_1(λr)是一阶贝塞尔函数;T_1(λ)为视电阻率转换函数(简称T函数),可由下列递推公式求得: Tn(λ)=pn,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用电阻率法、电磁法和激发极化法监测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给出了在水样和含水砂样中,加入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时,样品电阻率、极化率、半衰时和偏离度等导电性和激电性参数与浓度变化关系的几个实验观测结果.水样中的观测结果表明,除个别有机污染样品的电阻率随浓度增加有所增大外,其余所有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样品的电阻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含水砂样中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成分样品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均随孔隙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对反应样品激电时间特性的参数而言,则有半衰时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偏离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同时指出,用电阻率法、电磁法和激发激化法监测地下水污染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利用在一维标本上获得的激电谱特征(如时间域二次场衰减曲线斜率)来评价野外激电异常,但在实际找矿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岩(矿)石激电特性与三维条件下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认识不足.我们在文献中曾定性地指出,当极化体埋  相似文献   
24.
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技术近年发展概况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文对近年来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方法技术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表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起伏地形条件下固定点源测深法定量解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本池  李金铭 《现代地质》1998,12(1):123-129
采用有限元法对起伏地形下存在不均匀极化体时的多种地电断面进行了固定点源测深的正演数值模拟计算;提出并实现了在起伏地形下利用固定点源测深法资料作相对强度断面图、确定极化体空间位置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的定量解释计算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初步总结出了地形对定量解释结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6.
杨华  李金铭 《物探与化探》2001,25(3):209-214,223
简要介绍时间域充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系统的基本内容,并详细介绍了在四川省境内的2个金属矿区的野外应用结果。结果表明:对于电阻率差异不大而极化率相差较大的金属矿来说,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归一化总梯度解释法在充电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华  李金铭 《物探与化探》2001,25(2):95-101
从理论上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在充电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研究,并用归一化总梯度法对直接充电的模型实验结果、近矿围岩(间接)充电的理论计算结果和野外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根据归一化总梯度垂直断面图和不同深度的平面图可较好地确定异常体的中心深度并大致确定其它一些几何参数,为进一步电性参数反演提供较好的初始剖面。  相似文献   
28.
电提取法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金铭  卢军 《物探与化探》1992,16(4):275-285
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出发,根据传导类电法的电场分布理论,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为例,对点源电流场中离子迁移一定距离所需时间和电极(液态、固态元素接收器)提取的物质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量曲线的模拟实验结果给出了离子淌度、迁移距离和迁移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9.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而西递增的趋势。经对金富集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与超基性岩带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并指出断裂破碎带、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热液蚀变带、金属硫化物产出部位及砂金(铂)异常与Au、As、Sb、Cu异常重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地段。在上述地段发现了川刺沟、撒拉河金矿点两处和含金超基性岩体20处。提出四个预测区和七个找金部位。依据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等资料及金矿(化)体的赋存部位,首次提出该区金矿总体可称为蛇绿岩型金矿。成因类型主要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30.
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严格受达拉布特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侵入于早石炭世海相火山—碎屑岩系中,属华力西中—晚期产物.该岩带的萨尔托海、达拉布特、科果拉、坎土拜克和库朗库朵克等岩体分布有一系列成群成带出现的二辉橄榄岩大小团块.岩石类型以二辉橄榄岩及含单辉橄榄岩为主.与围岩的分界不够清楚,至多为突变关系.师占义等根据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认为该区的二辉橄榄岩可与国内外标准的地幔岩对比.但对于这类团块与围岩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笔者用弗氏台测定团块与围岩的橄榄石的N_g、N_m和N_p光率体主轴,参照谢尔巴科夫C·A·的方法确定橄榄石与顽火辉石的滑移机制.谢尔巴柯夫等认为橄榄石的定向排列是超基性岩石塑性流动的结果,当晶体以粒内滑动的方式发生塑性变形时,由这种滑动必然会产生晶体的机械旋转.晶体的旋转取决于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