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31.
新型多功能干树储油半潜平台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凝析油气田开发了一型适应我国南海环境条件的深水多功能干树半潜平台,平台运动性能优良,可实现干树开采、回接水下井口、油气生产处理、凝析油存储、钻修井等功能。平台由上部组块、主船体、细长柔性连接结构、垂荡板、顶张紧式立管(TTR立管)系统、系泊系统构成,结构特点为采用细长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主船体与箱型垂荡板。垂荡板采用箱型结构,承受作业吃水压力,可实现平台与箱型垂荡板的整体拖航,平台安装简易,细长柔性连接结构可在位维修或更换。平台立柱内设置储油舱存储天然气凝析油,解决凝析油存储外输问题。平台采用成熟系统系统集成,运动性能优良,海上施工风险可控,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深水油气田开发平台型式。  相似文献   
132.
在激光测高方法获取的100 m分辨率的全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选取1 407个不同形态的撞击坑,提取多视角刻画撞击坑形态的地形因子指标,并进行撞击坑形态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与地理建模的方法,重点探讨地形因子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构建基于多因子的量化模型,以解释地形因子信息与撞击坑形态发育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深径比(y)与直径(x_1)、体积(x_2)、圆度(x_3)、体态比(x_4)以及坑壁坡度(x_5)能较好地刻画撞击坑形态发育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构建指标间的函数关系,且拟合模型在0.0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F=492.037F_a,拟合模型的显著性极好,y=(7.941e-007)x_1+(8.063e-016)x_2+0.082x_3+0.012x_4+0.007x_5-0.042为其模拟函数关系式,拟合优度达0.637。该模拟方法在月表撞击坑形态发育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是撞击坑形态特征的数字地形模拟与信息挖掘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33.
作为水下探测设备的载体,深拖系统可长时间大范围的进行海洋调查,其水下位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探测资料的可用度。该文从深拖水下导航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出发,总结了适用于深拖系统的水下定位方法,重点介绍了具备高稳定度、高精度等诸多优点的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结合实例,阐述了超短基线定位工作原理、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在拖曳系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基于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超短基线定位数据进行了处理,滤除了定位数据中的跳点,得到了较平滑且与原始数据相吻合的滤波数据。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益肾泻浊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泻浊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肾泻浊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性肾病在降尿酸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作用较单用非布司他更优,可延缓高尿酸性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5.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石炭系—二叠系残留地层为近年来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为明确古潜山储集层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规律,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依据测井曲线、沉积构造、岩性特征及沉积序列等资料,对济阳坳陷北部石炭系—二叠系古潜山区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1 )古潜山区石炭系—二叠系残留地层厚度变化很大,石千...  相似文献   
136.
缝洞体系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对象.以往的研究发现断溶体是一种重要的构造缝洞体系.最近我们在研究碳酸盐岩构造缝洞体系时发现了一个新的构造缝洞体系:褶溶体.褶溶体是一种褶皱作用控制下的溶洞裂缝体系.根据褶皱部位可以分为3种褶溶体:1)背斜褶溶体;2)向斜褶溶体;3)翼部褶溶体.背向斜褶溶体与褶皱过程中的虚脱和轴面...  相似文献   
137.
李阳 《吉林气象》2010,(1):46-46
1引言 辽源市气象站现在已经发展为以遥测化的现代技术取代原始的人工观测方式的自动气象站,并已经进入了单轨运行阶段。遥测雨量传感器作为自动站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每年的5-9月进行雨量观测,它能实时地记录降水要素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8.
作为研究区域断裂构造的新兴手段,磁组构在应变指示计较少的弱应变地区应用广泛.本文在详细调查江南断裂带(泾县段)露头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该断裂带的岩石磁组构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样品中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Kmax为259°∠8°和102°∠12°、最小轴Kmin为358°∠48°和193°∠5°,反映江南断裂带主要受近南...  相似文献   
139.
沉积学研究对济阳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阳  邱桂强  刘建民 《沉积学报》2004,22(3):400-407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40年,也是沉积学应用研究的40年。从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到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格架、断裂构造对湖盆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储层非均质模式的建立等,处处体现了沉积学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断陷湖盆沉积动力学、层序地层学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沉积单元与流动单元等基础理论、研究手段和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进了断陷湖盆储层沉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阿吾拉勒成矿带是西天山重要成矿带之一,经历了多期构造作用,并伴生多期成矿作用。本文对成矿带内查岗诺尔矿区及邻区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变形序列精细解析,探讨构造变形对铁矿的成矿作用以及后期改造作用的影响,为西天山地区铁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提供新启示。野外构造观察发现,研究区断裂构造主要分为NW-NWW向高角度韧性-韧脆性走滑断层及逆冲推覆断层,以近EW向、近SN向为主的高角度共轭脆(韧)性走滑断层和近SN向脆性右行走滑断层。年代学研究表明,断层分别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中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均为成矿期-成矿期后的构造记录。早期高角度韧性-韧脆性走滑断层是区域性控矿构造,而逆冲推覆断层是矿区主导控制性构造;中期共轭脆(韧)性走滑断层对矿体具有较为强烈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晚期脆性右行走滑断层对矿体影响较小。查岗诺尔和智博矿区的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对矿体的破坏和改造作用,而在松湖和塔尔塔格矿区,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主矿脉与构造密切伴生,具体表现为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磁铁矿化、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多沿构造裂隙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