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的地域性特点。首先分析大连海洋文化的特征,并分别从人居环境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特征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然后,在对海洋文化反思的基础上,针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对滨海区域规划应该遵循合理性及整体性原则,以及营造人居环境海洋意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人居活动是城市网络的根本,探究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利用百度贴吧数据分析城市人居活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城市人居活动网络体系,并通过QAP论文相关及回归分析对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 整体网络方面,人居活动区域联系密度为95.99%,东北三省城市之间普遍存在联系;城市联系类型可划分为全域型、普遍型、较多型、一般型以及较少型五种类型;② 层级结构方面,东北三省省内人居活动网络层级较为明显,区域范围内尚未形成主导型城市及次级主导型城市;③ 城市体系方面,省内人居活动网络体系较为完备,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城市网络体系;④ 影响因素方面,旅游资源、行政关系、空间邻近及收入水平对城市人居活动网络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滨海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景观利用兼具自然格局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文章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采用景观结构指数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土地景观数据,以研究景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滨海地区景观布局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质量特征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城市之间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差值缩小,各城市排名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级别差异明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依次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且各地区城市级别分布不均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高的城市呈"团"状分布,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吻合;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5.
本文探讨在海面上升1m之后,鸭绿江河口地区环境的演化。对港口、航道和城市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以大连市中山区2003年、2013年城市三维建筑数据为基础,选取三维景观指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城市10年间建筑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大连市中山区建筑加权平均高度和体积分别增加7.87 m、277.25×104 m3;地块覆盖率减少了16.27%,容积率增加了20.67%,反映出城市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别呈收缩、扩展的态势。② 中山区城市天际线起伏差异明显,东—西方向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南—北方向呈“北部高峰,中部和南部平缓”格局。城市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西北部,且2013年建筑最高点中心裕景比2003年宏进大厦高140 m。③ 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低和极低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大,分别增加了8.3%、-4.33%;高和极高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少,且集中分布在青泥洼桥和人民路街道。④ 2003年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离散”状态,即在距离660 m尺度范围内呈聚集状态,大于660 m时呈离散分布,其他三种建筑类型在空间上都呈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2013年4种不同类型建筑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聚集程度为:超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47.
长海县海岛旅游化效应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以海岛旅游规划为基础,以大连长海县为例,分析长海县海岛旅游化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 海岛在旅游地演化过程中表现为旅游地景观旅游化阶段(2002-2009年)和旅游地后台旅游化阶段(2009-2012年)。② 在旅游用地的时空扩展尺度上,呈现出时间扩展和空间扩展并存的格局。在旅游用地的功能变化上,海岛土地的功能逐渐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多元化功能转变。③ 在机理研究上,以旅游资源为原生动力,旅游交通、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为内生驱动,政府政策引导旅游企业和旅游客源市场等为外部驱动成为海岛旅游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48.
以大连市为例,从城市环境景观特质的自然和文化成因入手分析其主要特质构成,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评析,结果发现滨海资源是城市主体与之互动最为强烈的景观,也是滨海城市最具价值的体现之一。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不合理的建设开发及管理行为,造成城市景观特质的形成受到严重影响,景观特质中仍存有不足。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实例中寻求滨海城市特色塑造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以大连市为例,从城市环境景观特质的自然和文化成因入手分析其主要特质构成,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评析,结果发现滨海资源是城市主体与之互动最为强烈的景观,也是滨海城市最具价值的体现之一.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不合理的建设开发及管理行为,造成城市景观特质的形成受到严重影响,景观特质中仍存有不足.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实例中寻求滨海城市特色塑造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
以2003-2012年三个时相的SPOT5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在行政村尺度下,利用GIS技术结合分异指数D和多组群分异测度模型D(m),研究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过程、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2003-2012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各类居住用地分异度变化不一。农村住宅分异度逐渐增加,其余各类住宅分异度均呈下降趋势,花园洋房分异度数值范围为0.06~0.65,波动幅度最剧烈;2在传统住宅逐渐被新型住宅所替代的大背景下,花园洋房、商品住宅和普通住宅的占地面积与日俱增,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主要是沿海岸线和景色优美地区分布。农村住宅越来越稀少,住宅用地占地面积显著增加;3在住宅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政府决策、社会分化、市场机制和个人选择等因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旅游地产在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