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发育在西大别地区的韧性剪切带的卫星影像分析表明:异常色带及均匀的线状影像纹理是其突出的影像特征。色调异常带可区分为浅色、暗色与明暗界面三种异常类型。通过多地段、多地质体和不同构造部位的线状体方位的统计对比,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之上的后期岩石破裂被有效地分离。自相似性统计获得剪切带上的分维值D为1.05~1.3(>1),非剪切带上D为0.8~0.99(<1),D=1基本可作为韧性剪切带与非韧性剪切带之间界定的统计标尺。  相似文献   
32.
胶东半岛北部处于沿海和环形地双重自然地理环境下,客观上要求区域产业布局、地域经济过程的极化与扩散与之相适应。位于环形地边缘的蓬莱、烟台、威海三个沿海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适合本区的经济开发战略除了在沿海这一大的地理环境下采用多点式开发海上经济外,还应结合弹弓模式和弓矢模式形成复合型城市间经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3.
山东莱州浅滩的沉积动态与地貌演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野外观测和历史地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研究了现代莱州浅滩的地貌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对浅滩地貌冲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其特有的沉积动力过程控制,莱州浅滩不断淤高并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1958年以来由于修建水库、码头和海底采沙等人类活动导致泥沙亏损,浅滩在继续向东北迁移、西北延伸的同时,总体上处于侵蚀、解体状态,在中部和近岸部分之间、近岸部分和刁龙嘴海岸之间先后形成了贯通的潮流槽,不同地貌部位冲淤状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4.
山东半岛地热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热区域分布,地热水物理和地热水化学诸方面论述了山东半岛的地热地质特征;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径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地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5.
莱州市云峰山刻石是在古崩塌-坡积地貌的基础上开发形成的,是全国重要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将云峰山北坡堆积层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和山崩3种类型,古地貌与各类堆积体之间的层序与发育关系依次为早期侵蚀与深切沟谷地貌发育阶段、中期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发育阶段、近期侵蚀与沟系发育3个阶段.云峰山崩石存在多成因和多个时期的发育过程,主山崩堆积事件形成于残-坡积和冲、洪积地貌之后,与中国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典型山崩地质地貌存在明显的差别.刻石在历史时期的滚动、倾斜与历史时期的坡地地貌过程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